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67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700篇
自然研究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1.IntroductionandMotivationsInavarietyofapplications,oneneedstofindthesteady-statedistributionsoffiniteMarkovchainswithalargenumberofstates,forexample,aqueuingsystemwithalargebiberorabigwaitingroom.Forsuchasystem,thesteady-statedistributionalwaysedestsnomatterhowlargethebibersizeisandnomatterwhetherornotthesystemisoverloaded.Whenthesystemisnotoverloaded,onemayusethecorrespolldingmodelwithaninfinitebufferforanapproximation.Thismethodoftentakestheadvantageofasimplersollltionstructureoftheindnit…  相似文献   
772.
在前期区域沉积相研究和露头调查基础上,以四川盆地涪陵区块周边钻井层序地层纵向叠置、演变关系入 手,建立地震解释模型开展骨干地震剖面解释,利用层序地层骨架地震剖面开展长兴组地震相、沉积相解释,并建立了 储层发育相带模型,从而明确了该区长兴组主要勘探领域及其地震响应特征。涪陵区块长兴组发育两个沉积旋回,存 在台地边缘高能礁滩相带。长兴组沉积前古地貌存在两个地形坡折,一为台地边缘向陆棚过渡坡折,一为台地内部阶 地坡折。两处地形坡折控制了两排高能礁滩相带发育,是该区主要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773.
卧螺离心机双锥角转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文中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大型卧螺离心机双锥角转鼓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到了转鼓的径向、轴向变形和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点,结果表明双锥角转鼓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从而验证了双锥角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4.
复杂工业过程智能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系统的特点,提出一套智能协调控制方案:以管理信息系统局域网为基础,将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各自的优势综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智能协调控制系统,用于对复杂工业过程实现管控一体化,为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提出一条有效途径。经仿真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控制性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75.
对储层注气引起地表变形的模拟分析,可用于储层工程灾害预测、指导设计监测岩层变形的倾斜仪安置阵列、校准现有地质模型等,是有效监测地表变形、实施施工过程历史拟合、反演与预测深部储层行为的基础。为对其提供有效的模拟分析,自主研发了用户可控的大规模网格化离散方法,将Eclipse储层模型自动转换并延伸成FLAC3D全场地质模型,将Eclipse储层流动分析结果转换使其为FLAC3D岩石力学分析所用,从而实现复杂地质结构储层流动与近远场岩石力学效应的单向耦合。基于此模拟了某大型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注气一定时间后的地表变形。由于储层注气渗流过程引起的岩体变形在远场十分微小,必须进行高精度的数值计算,而常规模拟流程遇到逼近能力局限性等特殊问题,揭示了其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探讨了地质模型中储层下伏岩层的厚度对模拟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6.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耐盐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方法】基于温室盆栽试验,结合植株生长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PCR-DGGE图谱技术、香农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NaCl(0、2.9、8.8 g/L)溶液胁迫下,耐盐果树滨梅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情况及变化规律,以及滨梅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盐胁迫60 d后, 高浓度NaCl(8.8 g/L)溶液处理下滨梅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序列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中的条带亮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 非根际土壤中的条带数明显减少, 条带亮度变暗, 丰富度指数最低。对DGGE谱带进行聚类分析发现, 不同谱带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62%), 其中根际盐处理试验组和根际对照组可聚为一类, 非根际盐处理试验组可聚为一类, 非根际对照组单独聚为一类。选择9条主要优势条带克隆测序, 其中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和放线菌门。这些优势菌中除放线菌Candidatus属外,其他均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主要优势菌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图谱进行主成分(PCA)分析发现, 非根际细菌与根际细菌在第一主成分上完全分离, 非根际细菌均聚为一类, 而根际细菌则按亲缘关系聚类。【结论】在耐盐果树滨梅正常生长时,一定程度的盐胁迫不但未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伤害, 反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种促进作用体现为植株根系对有益细菌生长的保护和促进, 以及对群落多样性的维持, 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生长和群落多样性则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伤害。  相似文献   
777.
军事组织间的互操作是联合作战成败的关键,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各组织如何协调、整合业务进程以完成共同的使命任务对协作模式的灵活性,协作组织的自主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基于公共视角的业务进程协作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联合作战的需求.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套灵活的可见性控制机制,基于可见性控制机制给出了一套新的协作进程建模框架,在该框架中各协作方从自身视角出发分别构建独立的协作进程,并支持系统加入退出时协作伙伴的自主选择及协作进程的扩展.论文同时给出了协作进程建模框架的数学形式化描述及相关算法.  相似文献   
778.
给出2型空间中m相依随机元列当m=1时的移动平均过程的完全收敛性成立的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779.
The 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 algorithm tor integral processes i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ason why the original DMC algorithm cannot be applied to these processes is analyzed. The shifting matrix is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form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m is proved, then its applicable range is extended.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on the integral processes, this algorithm is more practical and simple to implement.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prove its validity. Applying this algorithm, we succeed in the control of the boiler level system in power units.  相似文献   
780.
借助高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的各种纤维统称为高科技纤维,包括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具有良好服用性能的超真纤维、高感性纤维,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功能纤维.通过讨论高科技纤维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明确了纺织工业发展的方向,指出提高纤维产品的附加值是纺织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只有依靠高科技才能推动传统纤维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才能使我国的纤维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我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