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溶胶组成对钡铁氧体生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德纳米钡铁氧体,研究溶胶组成对钡铁氧体生成过程的影响。由定量的Fe(OH)3、BaCO3适量的柠檬酸和乙二醇络合剂组成的溶胶,使整个反应过程避免了a-Fe2O3相的产生,在900℃就得到了纯净第一,粒度为101n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9.8Am^2·kg^-1,矫顽力为473.7kA·m^-1的钡铁氧体超微粒子。  相似文献   
172.
由碳酸钡、钛酸丁酯和乳酸制得钛酸钡多晶相.WAXD和TEM 分析表明, 该钛酸钡具有典型的钙钛矿结构, 粒径为30~50 nm . 此钛酸钡纳米粉被成功地分散于聚酰胺酸中并制得聚酰亚胺(TDPA/ODA) 杂化材料. TEM 和AFM 表明低含量 (< 1% BaTiO3) 的杂化膜, 无机物是以< 50 nm的球状颗粒均匀分散于聚酰亚胺基体中, 高含量 (如30% ) 杂化膜是具有光滑表面的韧性薄膜. 后者介电常数与压电常数比纯聚酰亚胺提高了近一倍.  相似文献   
173.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合成工艺制备了六角晶系M型钡铁氧体微粉BaFe12O19.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粉末的结构、磁性能以及电磁波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Fe12O19既能产生磁损耗,又能产生介电损耗,是一种宽频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174.
从BaPbO3与BaTiO3多晶态陶瓷的缺陷结构出发,结合不同气氛下烧成试样的室温电导率,探讨两种材料的导电特性与晶体缺陷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微观本质上阐述晶体缺陷对材料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aPbO3与BaTiO3不同的缺陷结构决定了两种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能;BaPbO3材料中受主能级较浅,受主中心所束缚的空穴很容易跃迁至价带形成导电载流子,在氧化气氛下烧成的试样呈高导电性;BaTiO3材料中受主能级较深,氧化气氛下烧成的试样为绝缘体.  相似文献   
175.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176.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钛酸钡电子陶瓷粉体,在共沉淀产物的干燥过程采用恒温干燥和冷冻干燥两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干燥后的共沉淀产物和煅烧后粉体形貌,以比较冷冻干燥对粉体颗料团聚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粉体颗粒平均尺寸约为200nm,采用冷冻干燥的共沉淀产物的团聚体比恒温干燥的小,说明在液相法制备超细粉体过程中采用冷冻干燥可以减轻颗粒之间的团聚.  相似文献   
177.
Extensive lacustrine deposits in the eastern Tarim Basin provide records of climate change influenced by the westerly winds and the Asian monsoon. To char- acterize the evolution of climate change in this region, we analyz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of barium (Ba) from the Ls2 drill core of Lop Nor, a paleo-lakebed located in the eastern Tarim Basin. Biogenic Ba concentrations from this drill core display a large-amplitude oscillation that gener- ally follows a pattern similar to that of Artemisia content and ostracod assemblages, suggesting that is may serve as an index for climate change experienced in the basi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iogenic Ba is especially sensitive to precipitation. All climatic proxies served in this study vary significantly over late Miocene to early Pleistocene time period. Strong aridification of eastern Tarim in the late Miocene to the early Pliocene may be attributed to a lati- tudinal shift in the westerly winds, which would have resulted in more moisture transported to southern and eastern Tibet. The growth of the Himalaya and Tibetan Plateau may have acted as an orographic barrier that blocked moisture sourced in the south from the northern margins of the plateau. We link weaker aridification in the late Pliocene to an increased intensity of the Indian Monsoon.  相似文献   
178.
设计了一种基于钛酸锶钡陶瓷的新型宽带频率选择表面,其基本单元尺度为亚波长,按照三角晶格进行排列。通过调节单元的共振频率,实现了三个共振模式耦合而形成宽带工作的阻带。模拟结果表明,电磁波在0°入射的时候,频率选择表面的带宽为7.8 GHz。当钛酸锶钡陶瓷的相对介电常数由115降低到85时,阻带带宽可以增大到8.7 GHz。该设计具有良好的宽带特性,在电子对抗和隐身领域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相似文献   
179.
硫酸钡结垢对岩心渗透率影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田注水过程中,含SO_4~(2-)的注入水与含Ba~(2+)地层水不配伍将导致硫酸钡垢产生,堵塞地层孔喉,造成严重的渗透率下降。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精确地预测岩心渗透率的变化,对于选择合理的注水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了Bedrikovetsky化学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模型的求解方法,避免了国内外已有的硫酸钡结垢动力学模型的求解方法中做出的岩心入口端Ba~(2+)与SO_4~(2-)浓度比远小于1的假设;其次,改进了模型中的三个重要参数——扩散系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地层损害系数的求取方法;最后,针对来自长庆油田的两块岩心求模型参数,对模型有限差分并在0≤T≤T_f范围内利用Runge-Kutta方法求数值解,得出了驱替至不同孔隙体积倍数时岩心中无因次Ba~(2+)浓度分布、硫酸钡结垢量分布及岩心渗透率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岩心中有少量的硫酸钡垢生成时,渗透率便迅速下降。随着驱替孔隙体积倍数增加,岩心中Ba~(2+)含量减小;SO_4~(2-)含量增加;岩心中结垢量增大;岩心的渗透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0.
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料次序、反应温度、加料速度与表面活性剂这四种因素对产品颗粒大小及粒度分布的影响,找到了功能陶瓷用碳酸钡制备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