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0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2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阐述了武钢五机架冷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在分析各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工艺模型和传递函数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程序采用模块结构。将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曲线进行比较、校核,以提高仿真的精确度。最后,对该冷连轧机控制系统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2.
本文就轧环机整体刚度对环件沿高度方向纵向厚差和对传动系统啮合刚度的影响进行分析。采用了三维弹性有限元及静力解析法对轧环机主机架和主轴的弹性位移及转角进行了计算。从而为设计轧环机提供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3.
本文应用谱分析技术,对滚珠丝杠副的综合导程误差作了分析,找出了影响综合导程精度的主要因素,井运用弹性接触理论,证明了谱分析的有关结论是基本正确的。文中还提出了一种自动确定谱峰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试对第十二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的国内外篮球技战术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总结经验,探究原因,为中国队改进训练,争取再创辉煌,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5.
论述了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中滚珠丝杠副的支承设计及预拉伸对进给系统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影响,结合具体改装的CW6163车床实例,提出了采用双推”支承形式与丝杠的预拉伸相配合,可同时提高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并获得较高的轴向刚度.  相似文献   
76.
为了抑制机电振动,保证对干扰有良好的动态抑制作用且无静态扰动误差,针对轧机主传动系统,建立了基于模型匹配二自由度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将轧机主传动系统机电振动控制设计问题归结为标准的H∞控制问题;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法得到输出反馈H∞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的鲁棒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善了轧机主传动系统的跟踪性能,抑制了系统的机电振动现象,同时减小了轧制负荷扰动引起的动态速降.  相似文献   
77.
针对宽带钢多辊冷连轧机组特点,为提高轧制力的预报精度,在结合传统轧制压力模型的基础上把模糊算法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设计出基于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多辊冷连轧机轧制力预报模型.通过对传统轧制力模型计算值、小脑模型预报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基于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的多辊冷连轧机轧制力预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更适合于多辊轧机在线计算机过程控制的应用,满足现场在线生产的要求,取得良好的板形板厚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8.
冷连轧机SmartCrown轧辊磨损辊形对板形调控能力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应用的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通过对SmartCrown轧辊大量实测得到了轧辊磨损辊形,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轧辊磨损预报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磨损辊形对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在服役过程中板形调控能力的影响,提出了新辊形使用工艺策略.  相似文献   
79.
在对大量摄像实验反复观测和研究后发现:磨筒内的磨介存在抛射、整体回转和本身自转3种运动状态;磨介与筒壁的抛离与接触是沿着振动方向发生的,此过程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与振动周期相同.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粉磨介质冲量传递模型,探讨了振动磨筒体内部的冲量传递、能量传输和能量耗散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振动磨的粉碎机理. 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减小磨筒内的惰性区、提高粉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80.
板带轧机变刚度控制的应用及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刚度系数是板带连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参数。通过对变刚度厚度控制原理和控制模型的研究,辅助于必要的仿真手段,研究了不同的变刚度系数对消除入口厚度偏差、轧制力扰动以及轧辊偏心等三种情况的影响。最后,综合考虑三种控制效果,对变刚度系数的合理取值作了定量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