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6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高能激光器谐振腔中,介质折射率随温度、压力、能量等物理量沿径向变化而呈类透镜分布,由此引起激光振荡特性的改变,产生动态的类透镜介质像差,根据光波的矩阵传输理论,以正支共焦望远型非稳腔为例,用几何方法对激光谐振腔内的类透镜介质效应及其像差校正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所给方法能有效消除该像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柱透镜阵列再现立体影像原理的基础上,对LED显示屏的裸眼立体影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分析了其影响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提出了立体观察区域及最佳观看距离的计算方法.为裸眼立体大屏幕LED显示屏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低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波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利用该液体的单个波峰性质与圆柱透镜性质相似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特定波长范围内测量该液体相速度的方法,并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该测量方法的适用范围,同时在实验室模拟了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该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数据拟合程度较好,最大偏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4.
徐裂 《今日科技》2006,(4):24-24
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光学系统和非球面光学塑料透镜的研究开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研究领域为成像光学系统(如各类投影镜头、数码相机镜头、监控摄像镜头)和光通讯光学系统(如激光大气通讯光学系统、准直透镜、传感透镜、扫描镜头等),特别在光学塑料透镜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该所已建立大批量生产光学塑料透镜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年产各类光学塑料透镜2000余万片。  相似文献   
15.
突破光学显微镜限制的成像技术,一提到“透镜”,大家立刻会想到放大镜、隐形眼镜等用透明物质做成的东西。但是,本文所讨论的透镜,却是用金属制造的,而且这种金属透镜的分辨能力,远远超过了光学显微镜。采用金属透镜,可以研制出前所未有的新型显微镜,还能够用于制造超精细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等,因此,金属透镜是划时代的研究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MAXWELL鱼眼微球透镜准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对称梯度折射率(Gradientrefractiveindex,GRIN)微球透镜具有体积小、光路短、外形易加工、使用易调整,且无螺旋光线、像差小等优越光学性能[1],在微型光学系统和集成光学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MAXWELL鱼眼微球透镜对由光纤端部出射的发散光束的会聚作用。计算结果表明,若将该种透镜用于光纤耦合准直器,其准直效果将优于由均匀介质球构成的相应系统。  相似文献   
17.
结合"奇妙的透镜"特点,通过追忆生活情境、再现真实情境、渲染艺术情境、营造活动情境等手段开展物理课情境教学,在情境学习中发现新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生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例述评中反思,进而达成关于物理情境教学的原则共识。  相似文献   
18.
对薄透镜测量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物距成像法和自准直法测定透镜焦距的原理,实验中,采用物距法测定凸透镜及凹透镜焦距,并与自准直法测定的焦距相比较,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运用自准直方法测量的结果实验误差小,实验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正>从图像分析软件到安装在手机上的无透镜显微镜,计算创新及其新的工具正在给病理学家们提供更清晰、更富含信息的图像。17世纪,伽利略(Galileo)、安东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和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等人,通过研磨透镜制造出最早的显微镜,使人类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生命体的奇特景致。他们第一次看到了软木塞内的细胞、包  相似文献   
20.
光与成像     
<正>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是亮的。这就说明物体在发光,或自身发光,或者被其他发光的物体照亮了。不过,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物体自身是不发可见光的,我们能看到这些物体都是被自发光的光源(主要是阳光或灯光)照亮而反射或散射光的缘故。还有,要看到物体,光必须具备直线传播性和互不干涉性。假如光不是直线传播的,我们就看不到物体,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