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5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28篇
系统科学   172篇
丛书文集   180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584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钢支撑是基坑围护结构中采用最多的内支撑,因其是金属支撑的缘故,其受温度变化影响会产生不可忽略的热胀冷缩变形,同时在支撑内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而实测轴力的变化不能区分是由于开挖还是温度变化引起的,这对工程安全会产生很大影响,如何计算钢支撑的温度应力变化是分析温度对其轴力影响的关键.依据弹性热力学原理,推导了变温引起轴力变化的公式,定量地分析温度变化对钢支撑轴力的影响,实测轴力数据结果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最后考虑到变温沿管壁的分布情况,结合化工原理中关于温度传导分布的理论,给出了温度应力引起轴力变化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62.
带受力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带受力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带受力盘TC桩)是在塑料套管现浇混凝土桩(TC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年逐渐在上海等地得到应用。与不带受力盘TC桩相比,间隔设置的受力盘改变了整根桩的承载特性,然而针对带受力盘TC桩的研究尚少。通过现场静载试验,对比带受力盘和不带受力盘的TC桩的荷载-沉降曲线,分析带受力盘和不带受力盘TC桩的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受力盘单盘阻力随深度递减;带受力盘TC桩和普通TC桩承载力的发挥都主要来源于桩身下部分,其中普通TC桩上部荷载主要集中传递到了11~18 m范围内;而带受力盘TC桩虽然桩身下部起到了大部分承压作用;但是与普通TC桩相比,桩身上部类侧摩阻力发挥明显。  相似文献   
963.
分析了湄洲北岸经济开发区城镇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并通过湄洲湾北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确定该区城镇的等级和规模,探讨城镇发展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64.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基本原理及其线性规划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Clulomb摩擦定律考虑界面的摩擦接触条件,从的平面问题出发,根据其边值方程的弱形式,利用加权余量法,在分别建立广义有限单元的位移插值模式和接触力元的基础上,推导了多体系统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的基本控制方程,给出了其线性规划的数学列式和求解该问题的数值算法。  相似文献   
965.
浅水区海底埋设管线上非线性波浪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埋入海底的管线时 ,波浪引起的渗流力是必须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基于一阶近似椭圆余弦波理论研究了浅水区非线性波浪对海底埋设管线的作用 ,求得了作用于管线上的渗流压力解析解 ,并同线性波浪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计算结果表明 ,当 L/d较大时 ,非线性结果远较线性结果大 ;当 L/d <8时 ,两者相差不大 .此外 ,土参数 Cs的影响也很显著 ,当 Cs值在单位量级左右时 ,非线性波浪力可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966.
在考虑了Stark效应的Jaynes-Cummings模型下,导出了双模双光子系统状态的时间演化波函数,在有效Stark分裂系数β1和β2相等、不相等两种情况下,分别讲座了双模光场的压缩性质,发现对双模光场而言,原子初始处于基态诱导双模光场压缩,双模光场的压缩效应依赖于原子的叠加态及原子和场相干态的相对相位,而Stark效应又使得这种依赖关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67.
建立了力觉临场感空间机器人的等效二端口网络模型,给出了定量分析系统透明性的方法,分析了通信时延对力觉临场感空间机器人无源性和透明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阻抗匹配的自适应无源控制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保证整个系统有时延下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透明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8.
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了pH值、Tris 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对水霉 (Saprolegniaferax)顶端生长菌丝细胞壁与Ca2 结合的影响 .发现在 pH 3.5~ 6 .0范围内 ,细胞壁结合的Ca2 随 pH值升高而增加 ,pH >6 .0时 ,细胞壁结合的Ca2 呈下降趋势 .细胞壁结合的Ca2 随Tris 马来酸缓冲液浓度升高而增加 ,Tris浓度高于 9mmol/L时 ,细胞壁结合的Ca2 则减少 .细胞壁最多可结合Ca2 量>6 0 μmol/L .证明细胞壁Ca2 确实是水霉顶端生长赖以维持的胞外Ca2 库 .  相似文献   
969.
A new simulation approach to incorporate hydration force into generalized Langevin dynamics (GLD) is developed in this note. The hydration force determined by the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BEM) is taken into account as the mean force terms of solvent including Coulombic interactions with the induced surface charge and the surface pressure of solvent. The exponential model is taken for the friction kernel. A simulation study has been performed on the cyclic undecapeptide cyclosporin A (CPA).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new method (GLDBEM)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btained from the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and the conventional stochastic dynamics (SD) simulation. We have foun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GLDBEM show the obvious improvement over the SD simulation technique in the study of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dynamic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970.
Stretching and imaging studies of single DNA molecul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 molecules were stretched on silanized mica surface with the molecular combing technique, and detected with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Meantime, DNA molecules were stretched with a modified dynamic molecular combing technique and studied with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ynamic molecular combing technique, the modified dynamic molecular combing technique has advantages of less-sample demand and less contamination to sample; as compared with the molecular combing technique, it has better aligning effect and reproducibility. Combination of this kind of DNA molecular manipulating technique with the single DNA molecule detecting technique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basic research of molecular dynamic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en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