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系统科学   35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963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太赫兹7~10 THz与红外相邻, 在空间态势感知、目标探测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基于辐射传输原理对大气背景辐射特性进行研究。利用高分辨率分子吸收谱线数据库(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molecular absorption database,HITRAN)对大气辐射传输模拟器(atmospheric radiative transfer simulation,ARTS)进行太赫兹高频段频谱扩展。结合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集中期(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 reanalysis-interim,ERA-interim)仿真冬夏两季海洋与沙漠的大气透过率。再选用窗口频段和吸收频段的点频仿真月平均和单日全球大气背景亮温, 分析温度和水汽敏感性。结果表明, 吸收频段相较于窗口频段背景亮温更低更稳定, 可作为空间目标探测的频段选择; 窗口频段亮温的主要贡献来自温度水汽变化频繁的对流层0~10 km高度, 吸收频段则来自于温度水汽稳定的平流层15~30 km高度, 这是导致大气背景亮温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轨迹优化技术是目前大气进入段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在大气进入动力学复杂、航天器设计参数各异以及进入过程多约束的条件下,对进入轨迹性能参数进行评估是轨迹设计研究的重要问题。对此,以二维落点走廊为表征的大气进入段最大飞行航程作为性能指标,针对传统轨迹优化方法求解计算量庞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 GPR)的大气进入段航天器飞行能力快速预测方法,挖掘航天器进入初始轨迹参量与轨迹包络特征参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求解航天器最大航程时避免了复杂的动力学建模以及大规模的迭代寻优过程。利用所提方法对1 000余组不同进入场景的进入轨迹最大航程进行快速预测,将预测结果用于进入段航天器飞行能力评估,为解决大气进入领域相关工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合自然环境中变化风场的工程仿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大气/气象、海洋、空间四大领域,变化风场作为大气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飞行器使用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针对变化风场对飞行影响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分别以风切变和大气紊流建立工程化的风场模型,并以某型导弹为仿真算例,分析了所建立的变化风场模型对导弹弹道、姿态特性的影响,验证了所建立变化风场模型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亚轨道再入飞行器的高精度轨迹仿真问题,采用了国际上最新的NRLMISISE00大气模式、HWM93水平风场建立了大气参数模拟系统,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下影响飞行器运动特性的各种大气参数的区别;利用查普曼公式建立了大气环境中亚轨道再入飞行器的运动方程;结合美国X-33演示验证实验样机,仿真分析了各种大气参数对亚轨道再入飞行器运动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气环境对于再入飞行器的影响不容忽略,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的任务需求来选择合理的大气模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大气传输模型的动态目标红外成像仿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建立目标热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红外辐射的大气吸收模型,进而提出了在动态目标红外仿真中大气透率的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实现了汽车的三维造型,汽车表面红外辐射的计算大,气衰减量的计算,得到了经过大气衰减的红外模拟热像。  相似文献   
16.
齐齐哈尔市气候旅游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详细的数据和图表分析气温、降水、气压和风主要气候要素,分析齐齐哈尔气候类型 形成原因,进而对齐齐哈尔气候旅游资源作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江西省十七个国家基本站自1951年或自建站以来到1988年的月平均气温,进行功率谱分析,得出准11个月、4~5个月两种比较明显的振荡周期.并对这些周期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从而证实了影响华南气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June 22-24,2015Guangzhou,China http://iec.cnsba.com/index.htmlCo-Sponsored by:ffiEE SMC(pend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singhua UniversityHosted bv: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ina Conference Co-Chairs:  相似文献   
19.
不考虑大气压力作用下,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不仅与ρ_液、V_排和g有关,还与物体表面积s、浸入液体深度h以及接触系数k有关.那么如果考虑大气压力作用,结论是否变化.从理论分析、公式推导两条路径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物体与容器底壁部分紧密接触时,浮力不仅与ρ_液、V_排和g有关,还与物体表面积s、浸入液体深度h以及接触系数k有关,使得该问题的研究更为圆满,为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路两侧树叶铅、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植物监测手段对抚顺主要交通干道行道树叶片进行了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在每条采样路线上设立了7个采样点,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公路行道树叶片铅(Pb)、镉(Cd)的含量.结果表明,主要交通枢纽、车辆停靠区树叶中铅的质量分数较大,工业区、矿区等镉的质量分数较大,而绿地、水源区等质量分数均较小.通过测定树叶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可提供生物净化、生物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