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g 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四部叙事钢琴曲中的代表作,也是肖邦的钢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在《g 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过程中,肖邦并没有沿用传统奏鸣曲式的创作方式,而是将变奏与奏鸣、回旋进行了高度融合,在曲式结构上创造了自由性特征,对后人研究叙事钢琴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2.
《楚辞》作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奇葩,文风华艳奇瑰,感情激越昂扬。屈原的坎坷身世与不幸遭遇引发的哀时伤世之感、楚地凄幽山水及其缠绵悱恻传说、楚声遗韵之影响形成了《楚辞》悲剧性的诗学特征。而这种审美特征通过将客观物象渗入主观情感、营造幽怨惆怅的意境等艺术手段来实现,体现了《楚辞》诗歌情景事理交融的哲思美,从而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与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53.
青岛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瑰丽多姿,内涵丰富。龙女、狐女、恶嫂女、巧女、圣母女、花仙女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她们蕴含了青岛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4.
汉画像石艺术是我国汉代独特的艺术形式,对我国后来的艺术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古埃及石刻艺术在世界上也独具艺术魅力。总结他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及特征,我们发现,虽然我国汉代画像石刻艺术与古埃及石刻艺术相差千年,但他们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征有很多极其相似之处;而且形成这些艺术的社会背景、宗教思想也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当然它们的不同之处也有很多,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55.
作为小说《红楼梦》和《孽海花》中的重要女性形象,王熙凤与傅彩云既有美丽容貌、泼辣性情、爱财贪财及富于心计等诸多相似之处,又不乏人生追求与最终归宿方面的迥然之异,从而映照出她们细微的内心矛盾与情感困顿,彰显出其较为丰满立体的"圆形人物"形象特质,散发出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视频图像中雨滴去除方法.通过分析雨滴的物理光学特性,首先将连续5帧的视频图像存储在一个数组中,并求该5帧图像的同一像素点的最大、最小值;再将最大、最小值作差,当差值大于0时,证明该点被雨滴覆盖;然后将要处理图像的该点分别与最大、最小值作差,并取绝对值,当该点与最小值的差值大于与最大值的差值时,用最小值取代该点的灰度值;最后将该方法与Nayar帧时差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去处视频图像中的雨滴.  相似文献   
57.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巨著,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从激越的诗情、丰富的想象力及惨烈的爱与恨这三方面来解读这部小说,以探究其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创作激情。进而揭示其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文学中,活跃着诸多的医生形象。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中医形象主要以医德和医术区分为庸医或恶医形象。随着中国遭遇现代性之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医生形象卵裂为中医与西医。其时,中医往往是庸医和骗子的代名词,而西医则是良医和科学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59.
萧红的小说蕴涵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书写着作家一生的苦难、辛酸和生命意识的解读。她的作品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生”“死”体现的是一种枯索麻木的状态和对生命的冷漠、残酷。其作品中,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女性的生命意识影射着作家悲观的厌世情绪和对生命乐观的凄凉。虽然其小说有其鲜明的特色和风格,但其过于散碎的结构和近乎失真的描写亦是不可忽视的瑕疵。  相似文献   
60.
《红日》是一部“红色经典”的代表之作,小说在激烈且规模宏大的战场描写中成功塑造了一批解放军的英雄群像。然而,即便在革命的语境之下在英雄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女性也不容忽视,巾帼不让须眉,从花木兰就开始的英雄形象在这里得到延续。文章试图在革命的语境之下对于《红日》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探讨作者在塑造女性形象过程中文本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