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49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本文利用误差反向传播(BP)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处理低度非线性问题。研究了含硫芳香族化合物水解速率常数与其结构及物理化学参数之间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优于多元回归方法(MLR)所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钯碳催化剂在硝基还原和碳碳双键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常温常压下钯碳催化剂在精细有机合成中的硝基还原和碳碳双键加氢两大类加氢反应进行了初步的探索,2-氯-6-硝基甲苯在钯碳催化剂存在下催化还原,除目的产物外,不生成脱氯副产物。这是一个连串反应,控制反应条件可获得较高的反应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Cu(ClO4)2与己二酸(adipate)和邻菲咯啉(phen)在甲醇-水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个双核配合物[Cu2(phen)4(adipate)](ClO4)2.(H2O)1.33,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及X-单晶衍射技术进行了结构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3.431 6(3)nm,b=1.380 05(12)nm,c=3.241 4(3)nm,β=94.679 0(10)o,V=15.299(2)nm3,Z=8.晶格中存在1.5个结晶学独立但结构参数非常类似的双核单元.每个中心Cu(Ⅱ)离子均处于五配位扭曲四方锥构型,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于两个螯合的邻菲咯啉配体和一个己二酸根上的羧基氧原子.为了减小空间位阻效应,与中心Cu(Ⅱ)离子螯合配位的两个邻菲咯啉配体之间近似呈垂直排列.两个相邻Cu(Ⅱ)离子通过己二酸根离子连接形成双核结构,且相邻的双核单元之间存在较强的芳环堆积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微波辐射催化芳香醛与绕丹宁乙酸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0个5-亚苄基绕丹宁乙酸衍生物,反应时间8~20 min,产率较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5.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GC-MS对三峡地区重庆段河流中的多环芳烃污染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检出萘、苊、二氢苊、芴、菲、蒽、萤蒽、芘共8种多环芳烃,其浓度均在0.7μg/L以下,推测其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其中检出率高是菲、芘、萤蒽3种多环芳烃,它们在每个水取样均有检出,应该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以对氨基苯氧基封端的聚四氢呋喃醚(p-APTMEG 1 000、p-APTMEG 2 000)和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原料二步法制备了聚醚酰亚胺(PEI)热塑性弹性体.聚醚酰胺酸(PEA)的亚胺化在120℃3 h即可完成.DMA和DSC数据表明PEI具有两相结构,软、硬相具有良好的相分离,其橡胶平台宽,在-20~180℃范围,且模量随着软段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TGA结果表明PEI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初始热分解温度(Tdi)高于420℃,且热降解温域窄.应力应变表明PEI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优势黄杆菌对蒽、菲、芘混合物的降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索混合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特征,利用两株优势黄杆菌,对混合蒽、菲、芘进行了降解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56.3%~69.6%在前10h内完成,其生物降解进程和单基质相似,但降解效率低于单基质.混合体系中蒽、菲、芘在不同菌株作用下有按特定优先顺序降解的特征,但两株黄杆菌(FCN1和FCN2)的混合菌并不促进混合多环芳烃的降解.降解130h后,体系中蒽、菲、芘消除,但总有机碳去除率仅达到60.1%~72.7%,说明部分多环芳烃转化为中间代谢产物.菌数测定表明,FCN1和FCN2利用多环芳烃及其降解中间产物繁殖生长,菌数最高时分别增长200倍和100倍,但菌数增长滞后于多环芳烃的浓度变化.研究表明,混合多环芳烃之间具有降解竞争抑制特征,且其生物降解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8.
马来酸酐接枝SBS及其对PA6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加入复合抗氧剂A(酚类)、B(亚磷酸酯类)及流动改性剂(液体石蜡),采用热引发熔融接枝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SBS,获得了具有较高接枝率(054%)和较好熔体流动性,且不含凝胶的马来酸酐接枝SBS产物。用该产物增韧PA6,获得了较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固体超强酸SO2-4/Fe2O3催化N,N 二乙氨基乙醇与9个含芳香环羧酸的酯化反应,合成了9个相应的酯,产率在75%~95.6%之间.讨论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及催化剂用量,溶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3.4%~3.8%,溶剂为二甲苯,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酯化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使用化学键键合的方式分别将叶酸(FA)和5-氟尿嘧啶-1-基乙酸(FUA)偶联于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制备纳米载药体系FA-PAMAM-FUA,并结合单因素分析法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为FA∶PAMAM∶FUA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1∶450,p H值为6.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纳米粒度仪对FA-PAMAM-FUA的光学特性、粒径大小和体外释药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制备的FAPAMAM-FUA粒径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90.28±20.00 nm,分散度为0.258±0.002(n=3),体系载药量达28.45%,FA-PAMAM-FUA给药体系对药物具有一定的p H敏感特性以及缓释功能.采用MTT法考察了5-Fu、FA-PAMAM-FUA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者对MCF-7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剂量依赖性强,随浓度的增高,FA-PAMAM-FUA对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5-Fu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