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教育与普及 | 2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480篇 |
自然研究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筑安装与建筑装饰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学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11(5):61-61
就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将这些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设计阶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PVC膜材进行7种应力比下的双轴正交拉伸循环试验,经纬向应力比值分别为0∶1,1∶5,1∶2,1∶1,2∶1,5∶1和1∶0,对膜材在双轴拉伸作用下的拉伸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经过3次循环作用后,膜材的力学试验性能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且材料具有非线性和正交各向异性.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初次循环后残余应变较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一般3次后),残余应变趋于常数,滞回曲线形状趋于稳定.采用双轴拉伸试验方法测定了PVC膜材的广义泊松比,验证了广义泊松比的非线性特征.试验证明,当经纬向应力比C≥1时,经向应变为正值;当C≥0.5时,广义泊松比变为负值;当应力比C为1∶0或0∶1时,双轴变成单轴试验,广义泊松比测定变成常规泊松比试验.理论和试验均证明当C1时,膜材的经向和纬向同时具有最大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13.
鲁艳蕊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3):102-104
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专业启蒙教育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其讲授的内容和进行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的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和预备技能。针对这门课程的特点,并根据国家对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研究了将专业化训练和不同阶段的课程训练有机结合,初步形成适应就业要求的课程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4.
徐云辉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2):52-53
阐述了计算机表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各设计阶段应处理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筑工程图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敏雪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5(3):79-80
介绍了建筑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初步实施,阐述了建筑阴影透视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的思考,提出建筑工程图教师缺乏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李伟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88,(Z2)
概要介绍了中国玻璃发展中心的设计,阐明建筑格调、环境和建筑个性的处理可以借助简单、明确的造型语言和突出重点的一般手法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当前高职学生学习现状入手,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院校建筑识图与CAD课程的开设现状,并重新科学定位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从课程内容的整合、分层次教学、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形式、考试模式以及行业规范、行业人才需求等几个方面,探索了高职院校建筑识图与CAD课程的改革内容和改革方向,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赵新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8):72-72
作为省会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太原市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应树立合理正确的城市发展规划体系,有效地拉制不合理建设,使太原市的城市面貌有一个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20.
山西明代传统戏场建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 ,极其兴盛 .与之相应 ,山西的传统戏场建筑数量多 ,价值高 .其中对于山西戏场建筑的衍变而言 ,明代 (12~ 15世纪 )是一个摸索和探索的时期 .戏场建筑形式的改进 ,观演关系的发展 ,多发生在明代 .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分析了山西明代戏台在中国戏场建筑发展史上的特殊意义 ,同时结合实地调研成果介绍了形态各异的山西明代戏台 ,剖析了其建筑形式、空间特征和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