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36篇
综合类   985篇
自然研究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41.
 为了维医证候研究逐步走向标准化和客观化,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为基础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哮喘异常黑胆质证动物模型体内代谢变化信息与临床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分别选择哮喘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和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浆样本,通过NMR测试其氢谱,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志愿者相比,临床患者血浆中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明显降低;与脂代谢相关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不饱和脂类在患者体内明显降低,而乙酸、丙酮、乙酰乙酸和肉碱含量明显升高;谷氨酰胺在患者体内明显的升高,而肌酸、肌酸酐、鲨肌醇和乳酸明显下降。对动物模型而言,健康对照组与2种模型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与脂代谢相关的代谢物以及乳酸、肉碱和谷氨酰胺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临床患者一致,但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相反;异常黒胆质证模型大鼠与哮喘异常黒胆质证模型大鼠相比较,只有丙氨酸和肌酸酐含量在哮喘异常黒胆质证模型大鼠血浆中明显比前者低。研究表明,虽然氨基酸的代谢变化在模型大鼠和临床患者体内有所不同,但是与脂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氨基酸代谢的不同可能与模型制作过程中环境的剧烈变化有关。脂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可作为临床患者与动物模型共同的异常黑胆质证代谢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2.
摘要: 通过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现状调查,分析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和完善适合本中心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机制。重视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动物人才队伍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实验动物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实验动物标本制作的方法和制作流程,并说明了实验动物标本制作在实验动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4.
周渭  胡文辉 《科学通报》2014,59(3):232-237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并且临床研究中的候选药物也多以失败告终. 因此,对于AD这样一种复杂的疾病,单纯依赖分子靶标的现代药物研发策略难以奏效,迫切需要结合以细胞和动物药效为重心的经典药物研发策略,方有望打破AD新药开发的瓶颈. 鉴于神经元的退化和凋亡始终是AD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通过抑制大脑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进而抑制神经炎症的发展可以阻止AD的恶化进程. 本文综述了如何通过神经免疫细胞的表型筛选,确立神经炎症抑制剂,进而辅以AD动物模型的体内药效评价,获得能够显著提高模型动物的记忆和认知能力的活性分子,并结合本课题组最新的研究进展,对本领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5.
冠轮动物(Lophotrochozoa,即Spiralia)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非蜕皮类原口动物,包括许多不同的动物门类。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支系,即由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纽形动物、腕足动物、帚虫动物和星虫动物门组成的担轮动物(Trochozoa),由环口动物、内肛动物和苔藓动物门组成的群居虫类(Polyzoa),以及由许多小的动物门类组成的扁形动物(Platyzoa)。最近,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冠轮动物的形态和系统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群居动物和扁形动物两大冠轮分支的化石记录几乎仍是空白。最近,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对新近收集的400多个瘤状杯形虫(Cotyledion tylodes Luo et Hu, 1999)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表明澄江化石库中早期发现的这类疑难类化石可能代表一类具骨骼的干群内肛动物。研究表明这类生物身体呈高足杯形,由杯形萼部和圆柱形的固着柄组成,固着柄的末端具有盘状的吸盘,用以附着在其他生物的外骨骼或身体上。杯体内具有U型的消化道,两端分别洞开于口和肛门,均包围在由一圈可自由伸缩的柔韧触手组成的纤毛环内。然而与现生的假体腔内肛动物相比,瘤状杯形虫个体较大,身体高度可达8~56 mm,身体表面覆盖一层疏松或紧密排列的圆形或椭圆形的骨片。另外,化石观察表明瘤状杯形虫固着柄的中央具有杯体向后延伸的体腔,属于有体腔类动物。因此,现生内肛动物体腔的丧失可能是衍征(apomorphy),其微型的身体以及解剖和体壁的简化可能是动物小型化作用(miniaturization)的结果,或者是现生内肛动物群居附着生活的适应性演化有关。具骨骼干群内肛动物的发现对理解早期冠轮生物的系统演化和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摘要: 目的 探究适于巴马小型猪跑步训练的模式及巴马小型猪跑步机训练参数的测定。方法 选取 9 月龄雄性 去势普通级巴马实验用小型猪 8 头,平均体质量为( 53. 46 ± 2. 52) kg。进行每日 1 次、连续 4 周的跑步训练。跑步 过程中,视巴马小型猪的情况以 0.3 km/h 或其倍数的速度增速,直至巴马小型猪不能耐受时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减速,最终至巴马小型猪不能继续跑动,趴地喘息则停止跑步。测定每日各跑步速度和对应的跑步时间等跑步参 数及跑步前后即时的生命体征。结果 经过 1 周适应性训练后,8 头巴马小型猪均已适应跑步。经过 3 周平稳熟 练跑步训练,其最大跑步速度达 3. 4—7. 5 km/h; 最长跑步持续时间达 1 530 s。巴马小型猪平均跑步持续时间 735. 26 s。巴马小型猪跑步训练模式呈缓慢加速 - 快速加速 - 快速减速 - 缓慢减速。跑步训练后即时耳温、肛温、 收缩压较跑步训练前极显著性升高,心率、呼吸极显著性增快; 经过 3 周跑步训练后,巴马小型猪安静状态下的生 命体征除呼吸频率极显著加快外,余无显著变化。结论 巴马小型猪跑步过程经历缓慢加速期 - 快速加速期 - 快 速减速期 - 缓慢减速期等阶段。结果证明巴马小型猪可适应跑步训练,为其干预方式的扩展提供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47.
从云南滇池附近的三块水稻田和三口鱼塘中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比较相似,但从鱼塘中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要比水稻田中的少,两个生境中的优势种也不同.水稻田中,春季和秋季的优势种为Arbrostrys conoides,夏季和冬季的优势种为A.oligospora,秋季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最多,春季次之,夏季和冬季最少;鱼塘中,春季、夏季和冬季的优势种均为Dactylellina ellipsosporum,秋季的优势种为A.ver-micola.夏季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最多,其他三个季节的捕食线虫真菌种类相差不大.从湖南湘江衡阳段的300份泥土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17种水生捕食线虫真菌,东洲岛和新大桥水域分离的水生捕食线虫真菌比李坳水域分离的种数少.  相似文献   
148.
2007年8-10月对张掖市清水灌溉区和污水灌溉区两种生境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398个,隶属4门9纲18目.其中清灌区有474个,污灌区有924个.在污灌区土壤动物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常见类群有双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真蟎目、等翅目、缨翅目、涡虫、盲蛛目、鳞翅目、虫齿目、蜘蛛目、鞘翅目幼虫,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本文旨在对张掖市污水灌溉区土壤动物群落及其结构进行研究,阐明土壤动物的组成、结构和数量与污水灌溉的关系,揭示污灌区与清灌区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的不同及污水灌溉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采用试剂盒QIAamp DNA Mini Kit从距今4000年前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黄牛毛皮中提取出古DNA,并对黄牛线粒体D-loop区部分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提取的古DNA真实可信;且该方法简便、高效,适用于古代动物毛皮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50.
太原义井工业区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义井工业区污染农田土壤动物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5473个,隶属4门7纲.调查显示,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与数量随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减少,土壤动物密度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在重污染土壤动物中,优势类群与常见类群的种类明显减少.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随着污染的加重,多样性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都有减少趋势,但均匀度指数变化不明显.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动物的表聚性减弱,甚至出现逆分布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