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5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91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413篇
综合类   2657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recombinant plasmid pET-racd was first constructed by cloning osRACD,the development-regulating gene that controls photoperiod fertility transformation in the photoperiod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rice Nongken 58S,into a prokaryote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It was then transformed into E.Coli BL-21.Cutting with thrombin of the fusion protein extracted from transformants and PAGE separation yielded pure osRACD protein,which was further concentrated using ultrafiltration and renatured using glutathione oxidation/reduction refolding system for later functional study.As demonstrated by in vitro functional assay,the osRACD protein expressed in E.Coli B-21 shows remarkable activity in binding GTP specifically and hydrolyzing it.  相似文献   
102.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developed the method brought forward recently for protein design based on the relative entropy. The new approach can be used in more common situation other than the special limits in the anterior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generalized method has increased the prediction precision for protein sequence and will be in favor of the study for protein design.  相似文献   
103.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途径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MAPK将膜转导蛋白与其细胞内的关键调控靶蛋白联系起来,从而介导胞外的多种信号并将这些信号级联放大后传递给相应的下游因子,通过激活包括SRE,ELK-1,AP-1等在内的多种转录因子,最终开启细胞特定功能基因的表达,锌指蛋白是人类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其蛋白产物主要通过与DNA相互作用而起转录因子作用,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以适应生物体发育、分化、成熟过程的需要,运用MAPK信号途径对锌指基因ZNF569的结构域进行了转录活性分析,分析表明在COS-7细胞中过表达ZNF569蛋白可以使MAPK信号途径的两个下游转录因子AP-1和SRE的转录抑制活性显著下降,ZNF569在核质内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其作为转录因子的作用,对ZNF569的分段report assays分析表明,ZNF569可能通过KRAB框和C2H2锌指结构域行使其抑制转录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ZNF569可以通过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对细胞生命活动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04.
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Pb2+对条斑紫菜植物体叶绿素a含量,POD、SOD活性,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叶绿素a含量,POD、SOD活性,MDA的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质及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条斑紫菜对Pb2+具有较高的耐性.  相似文献   
105.
本文论述了基因重组融合蛋白纯化过程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植物叶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加速新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植物叶蛋白因具有来源广泛、营养丰富、不含动物性胆固醇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叶蛋白酶解技术的研究可改善植物叶蛋白青草味重、溶解性差等功能上的不足. 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叶蛋白的制备方法,叶蛋白及叶蛋白肽的营养特性,并阐述了叶蛋白肽的研究展望,以促进国内叶蛋白及叶蛋白肽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7.
蜡质芽孢杆菌 (Bacilluscereus)BC98 I分离自沤肥浸渍液中 ,对黄瓜枯萎病等多种蔬菜土传病害有较强烈的拮抗能力。其无细胞发酵液经 5 5 %硫酸铵盐析后得到的 2 0mg ml拮抗蛋白粗提液在平皿上对黄瓜枯萎菌的抑菌圈直径达 19 3mm。该拮抗蛋白经 10 0℃处理 30min后仍能保持 97 7%的抑菌活性 ;作用活性pH范围宽 ,在pH 1 0~11 0的条件下均有活性 ;对胰蛋白酶、蛋白酶K稳定 ;对氯仿不敏感 ;对紫外线部分敏感。BC98 I拮抗蛋白粗提物对黄瓜枯萎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较对照短 ,芽管膨大形成大泡囊 ;菌丝扭曲 ,形成不规则泡囊 ,原生质浓缩 ;细胞壁溶解 ,内含物外溢。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研究鹰嘴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核黄素、异黄酮、膳食纤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鹰嘴豆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含量不断下降,由未发芽时的18.42%降低至第9天的13.50%。鹰嘴豆氨基酸的组成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含量较多。在发芽过程中,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有所下降,谷氨酸含量由未发芽时的3.50%下降为第9天的3.10%;精氨酸含量由未发芽时的2.25%下降为第9天的1.72%;天冬氨酸含量则不断上升,由最初的2.51%上升至第9天的4.73%。异黄酮在鹰嘴豆中含量丰富,在发芽过程,其含量由最初的106.44mg/100g,上升到第9天的806.00mg/100g;核黄素含量也由发芽前的1.44mg/100g上升至第7天的1.85mg/100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提高,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呈下降趋势。通过对鹰嘴豆发芽前后营养成分变化对比的研究,希望为鹰嘴豆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以鲢鱼鱼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鱼鳞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鱼鳞蛋白质提取率随着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的增加而提高。其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 h,料液比1:25,在此条件下鲢鱼鱼鳞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7.41%。  相似文献   
110.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型革兰氏阳性益生菌,在营养匮乏的环境下,可形成具有强抗逆性的芽孢。其芽孢独特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使得芽孢表面展示技术相较于其他表面展示技术具有多种优势,构建的重组芽孢不但易纯化、回收率高,而且安全性好。近年来,枯草芽孢杆菌芽孢表面展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已成功利用CotB、CotC、CotG、CotZ、CotA、OxdD、CotE、CotZ、CgeA等多种锚定蛋白将外源蛋白或多肽展示在芽孢表面,并应用于工业化酶、口服疫苗和药物、大分子量多聚体蛋白的生产以及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等领域。本文首先介绍了芽孢展示系统整合策略,并重点阐述了基因重组型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展示技术中涉及的锚定蛋白以及该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