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3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丙烯腈聚合过程的先进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丙烯腈聚合过程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模块及各模型的作用,并列举了转化率的预测模型和估计模型,它们可分别用于闭环控制和校正模型参数,现场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改善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2.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croporous polystyrene(3DOM PS) with pore size of 350 nm was fabricated using Cp2Co/Ethyl 2-bromoisobutyrate(EBiB) catalytic system by ATRP.The resulting polymers were detected by FT-IR,1H-NMR,SEM,and GPC.The microstructure of 3DOM PS was confirmed by FT-IR and 1H-NMR.SEM micrographs show that both silica spheres within the templates and pores in the 3DOM polystyrene are arranged in highly ordered fashion,and the shrinkage of the pores in the 3DOM PS is 24%.GPC curves show that the 3DOM PS possesses slightly lower Mn and narrow MWD compared with bulk one.This result indicats that living polymerization is different from non-living polymerizationin in the confined space.  相似文献   
133.
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含Fe^3 的5%盐酸体系中硫代酰胺、硫代丁酰胺及硫代苯酰胺的缓蚀作用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该类缓蚀剂是阴极几何覆盖型缓蚀剂,缓蚀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硫代苯酰胺>硫代丁酰胺>硫代酰胺,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缓蚀率提高,但浓度增至一定值时,出现平台效应;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促进其缓蚀作用,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在低温范围内(30-50℃),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能力加强,协同效应亦增强,温度超过60℃,缓蚀能力有所下降,协同效应也减弱,80℃时协同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34.
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以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为考察因素,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这3个因素对产物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建立了聚合工艺的预测模型,预测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ω(单体)=40.0%,ω(引发剂)=0.2%,反应温度41.6℃,预测特性粘数为14.00 dL·g-1,验证实验所得的特性粘数为12.25 dL·g-1.两者结果相近,说明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模型是适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5.
以淀粉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在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丙烯酰胺-淀粉絮凝剂.研究了淀粉在离子液体和水中溶解情况的差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证实了丙烯酰胺与淀粉分子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之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比较了在离子液体和水中合成得到的絮凝剂在高岭土悬浊液中的絮凝能力.  相似文献   
136.
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基氨基)苯胺](ACPD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苯乙烯(St)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D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浓度、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ACPDA浓度、BPO浓度的增大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点,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St]1.52[ACPDA]0.56[BPO]0.49,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35.50 kJ/mol.  相似文献   
137.
运用沉淀法和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较强荧光强度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在包含有氧化锌纳米粒子的油包水反相乳液体系中,由过硫酸钾引发、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进行反相乳液聚合,聚合产物将氧化锌包覆并形成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对复合物煅烧后的得到氧化物粉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对复合纳米粒子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动态光散射分析、荧光显微镜分析。获得的氧化锌/聚丙烯酰胺复合纳米粒子形状近似为球形,直径范围约为100-300nm之间,并且能够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38.
以分散聚合中的低聚物机理以及自由基聚合相关理论为基础得到了偏氟乙烯分散聚合的动力学模型,进而在卧式反应釜中研究了反应温度50℃下偏氟乙烯分散聚合过程中引发剂质量浓度(P1)、单体质量浓度(pM)、乳化剂质量浓度(PS)对反应速率(RP)和单位体积乳胶粒数(NP)的影响,其中NP=1.01×1019PS1.92Ps1.00.10PM.03.11以及RP=1.76×10-8Φ1/3PS0.36PI0.60PM3.83。根据VDF分散聚合模型可进一步对RP关系式进行分解,并与模型式对比后可以发现RP与NP呈0.1 9级关系,接近于模型中的1/6级。此外,由模型式中的K。0定义以及相关参数值可以得到在该反应条件下单体在水相和反应区的分配系数(α)为1.50×10-1。  相似文献   
139.
采用分子设计原理,用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MPEGAA)、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D)制备聚羧酸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考察了单体总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高效减水剂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建立了聚合反应动力学关系式,即r∝cI0.590 3c0M.808 9e-5 465/T。通过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考察了高效混凝土减水剂的减水性能,确定了较理想的合成工艺条件,即单体物质的量比n(MPEGAA)∶n(AA)∶n(MAD)=1∶1.50∶0.36,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2.5%,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  相似文献   
140.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苯乙烯(St)为单体,在系列二元混合溶剂中用沉淀聚合法探讨制备P(PETA St)微球的实验条件.选择不同溶剂,调整两种溶剂的体积比来改变其三维溶度参数,并对制备的聚合物微球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以甲醇和乙醇或者甲醇和乙酸乙酯为二元混合溶剂时,只有当混合溶剂的极性溶度参数δp和氢键溶度参数δh的值分别在8.8~12.3 MPa1/2和17.0 ~22.3 MPa1/2之间时才能形成微球,而混合溶剂的色散溶度参数δd变化不大;以水和丙酮为混合溶剂时δp和δh的值分别在11.5~16.0 MPa1/2和14.1~42.4 MPa1/2范围内时,可以获得形貌较规则的P(PETA -St)微球.由此推断,P(PETA -St)微球的形态主要由混合溶剂的δp和δh值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