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3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研究了在含硫酸的有机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硝基苯的反应,以及阴极材料、助溶剂、酸度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讨论了反应的可逆性.设计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流化床电解槽,研究了槽电压、酸度等对电化学还原硝基苯制备苯胺的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条件下,反应产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102.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ynthesis of CTAB mediated CSA doped PANI and GN/GNP@ PANI composite nanofibers. The as synthesized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examined by TEM, SEM, XRD, Raman spectroscopy; UV–visible diffus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nd TGA. The CTAB mediated CSA doped composite nanofibers showed 59% higher D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an that of PANI,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enhancement in the mobility of the charge carriers and reduction in hopping distance in the composite system. The CTAB mediated CSA doped composite nanofibers compared to PANI was observed to be showing enhanced D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retention after various cycles of heating, suggesting an enhancement in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structure, 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GN,GNP and PANI. Additionally, the composite nanofibers showed greater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and better capacitive performance and reduced optical bandgap than that of PANI.  相似文献   
103.
以马来海松酸与苯胺或其衍生物为原料,在聚乙二醇600(PEG-600)作为溶剂、甲苯作为带水剂的条件下,采用一步法合成了8个N-取代马来海松酸酰亚胺化合物;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认,并进行了初步的抗菌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4.
Ti-MCM-41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低温强酸条件下制备了Ti掺杂的介孔材料Ti-MCM-41。经SEM,XRD,IR表征,该材料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同时研究了Ti-MCM-41在液相中氧化苯胺的催化行为,讨论了催化剂及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i-MCM-41作为催化剂时,双氧水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可将苯胺氧 氧化偶氮苯和偶氮苯。  相似文献   
105.
一株苯胺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驯化培养,从废水中分离出一株高效苯胺降解菌6#菌株.经鉴定,该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可在苯胺浓度低于5000×10-3g/mL的基础培养基上生长.6#菌株利用苯胺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该菌株还可以利用对氨基苯甲酸,但不能利用其他取代类苯胺化合物,该菌株在模拟工业废水中亦有较强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苯胺溶液等离子体降解中间产物的HPLC分析,在254nm下检测到了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醌等中间产物;通过分离条件的优化选择,实验结果表明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减小pH值可缩短样品的保留时间,实验中选择流动相中N,N-二甲基甲酰胺的浓度为4%,pH=6.0。  相似文献   
107.
讨论了防老剂RD合成的反应机理,并提出反应机理的复杂性决定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考虑了催化剂、酸和药品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丙酮的滴加时间5小时,保持缩合温度130~140℃,胺酮量比为1∶2,催化剂的用量为苯胺的20%.得到较好的收率.  相似文献   
108.
以对乙酰氨基酚、氯丙烯为原料合成了4-烯丙氧基乙酰苯胺,4-烯丙氧基乙酰苯胺经盐酸水解得到4-烯丙氧基苯胺,2步反应的总产率为66.5%.4-烯丙氧基苯胺与甲醛水溶液反应得到1,3,5-三(4-(烯丙氧基)苯基)-1,3,5-三嗪,产率为70.9%.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NM R)对目标产物及其中间体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9.
苯胺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苯胺在专性好氧菌作用下的降解规律,讨论苯胺初始质量浓度及菌种接种量对苯胺降解速率的影响.当苯胺的初始质量浓度低于800mg·L-1时,降解速率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加快,高于1000mg·L-1时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降解过程中随着苯胺质量浓度的降低,反应液的COD值也随之降低,从而消除了污染.此外,通过对降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得出苯胺的降解反应在不同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分别表现为零级或一级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0.
以取代苯胺和氯乙酰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芳香酰胺类化合物,产率为80%~99%.对反应的后处理进行了简化,用热水洗涤反应混合物,不需要有机溶剂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萃取,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用IR, 1HNMR和13C 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