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4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67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Pitfalls in the analysis of ancient human mt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retrieval of DNA from ancient human specimens is not always successful owing to DNA deterioration and contamination although it is vital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ancient people and to reconstruct the past history. Normally, only short DNA fragments can be retrieved from the ancient specimens. How to identify the authenticity of DNA obtained and to uncover the information it contained are difficult. We employed the ancient mtDNAs reported from Central Asia (including Xinjiang, China) as an example to discern potentially extraneous DNA contamination based on the updated mtDNA phylogeny derived from mtDNA control region, coding region, as well as complete sequence informat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many mtDNAs reported are more or less problematic.Startim, from a reliable mtDNA phylogeney and combining the available modern data into analysis, one can ascertain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ancient DNA, distinguish the potential errors in a data set, and efficiently decipher the meager information it harbored. The reappraisal of the mtDNAs with the age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from Central Asia gave support to the suggestion of extensively (pre)historical gene admixture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22.
同轴电缆的时域反射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阶跃电压信号因电缆的阻抗变化而引起的反射规律,推导出了在多个强间断变化阻抗的情况下,阻抗的相对变化量与反射电压的关系,以及同轴电缆几何尺寸变化与电缆传输阻抗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小变形的假设下,它们之间存在着理想的线性关系。同时,举例说明了同轴电缆的时域反射技术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3.
卜风贤 《自然杂志》2007,29(5):288-291
中西方灾荒历史灾荒均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在灾荒威胁下,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发展状况等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自然灾害的成灾后果。农业技术的进步在预防和控制灾荒的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灾情的蔓延,减轻了灾害的破坏和威胁;也是由于农业技术的落后,欧洲农业遭受灾荒后往往一蹶不振。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一致性既有利于技术的普及推广和传播,但也为农业灾荒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4.
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了其文化景观的特色和保护现状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5.
汉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一块"鸡肋",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必要全面提升汉字教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试图从汉字本身的规律及其延伸拓展的作用方面,探讨汉字教学与语文素养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汉字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6.
广西桂北特色古民居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广西桂北特色古民居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7.
"川盐古道"文化线路之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井盐"数千年的产销历史促成了"川盐古道"的形成,它对川、鄂、渝、湘、黔的地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贯穿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线路.旨在探寻"川盐古道"的成因,拯救文化线路上渐已消亡的珍贵材料,摸清古盐道的分布线路,并为古道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8.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古籍工作的内容,就网络环境下古籍读者服务的对象、古籍工作人员的现状、古籍读者服务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9.
为了研究公路滑坡运动的机理,减轻公路建设中滑坡灾害的影响,以陕西铜川-王石凹公路2#滑坡侵蚀为实例,论述了公路滑坡侵蚀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变形特征。认为2#滑坡为牵引式滑坡,是古滑坡的复活,2#滑坡的滑移方式和方向与老滑坡不同,2#滑坡处于非稳定状态。建立了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对滑坡侵蚀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该滑坡滑动后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及侵蚀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滑坡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启动破坏阶段、剧动加速阶段、高速运动阶段、碰撞减速阶段和停滞缓动阶段5个阶段;2#滑坡滑动后,潜在滑坡侵蚀量将达到1409×104m3,因此该段公路必须进行滑坡治理或改道。  相似文献   
130.
天山公路是贯穿新疆天山南北的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重要的国防战略通道。根据天山公路K964 080- K964 125段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等区域地质状况和该段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了该公路段滑坡的形成机理。天山公路4#滑坡为片岩组成的岩质滑坡,位于铁力买提达坂断裂和哈尔克山主断裂之间。陡倾的片岩在自重、构造等作用因素下产生卸荷,上部片岩向临空方向作悬臂梁弯曲,逐渐向坡内发展,形成弯曲-拉裂变形。滑坡坡体前缘公路的开挖,靠近临空面位置的变形体首先蠕滑或滑塌,后面的坡体形成临空或失去阻滑力而蠕滑,这样从前缘开始逐渐“追溯”,倾向坡外的拉裂面贯通后,形成蠕滑-拉裂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