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5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系统科学   49篇
丛书文集   49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2406篇
自然研究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结合OM、SEM、TEM及-40℃低温冲击韧性实验,研究了焊接热循环(不同峰值温度和t_(8/5)参数)对P460NL1高强正火容器钢热影响区组织和低温韧性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焊接热循环中强化相V(C,N)粒子的演变。结果显示,当t_(8/5)同为45 s时,P460NL1钢模拟热影响区的低温冲击韧性随峰值温度的升高大致呈降低趋势,且温度超过1200℃后冲击韧性急剧降低。峰值温度为1350、1200℃且t_(8/5)在15~100 s范围时,模拟的是P460NL1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贝氏体混合组织,此条件下P460NL1钢的低温冲击韧性较低且基本不随t_(8/5)的变化而变化;t_(8/5)为45 s时,峰值温度1100、950℃对应的是焊接热影响区细晶区,此时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珠光体混合组织,峰值温度870℃模拟的是两相区,主要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利用Thermal-Calc软件计算得到P460NL1钢中V(C,N)溶解温度为1160℃,故当峰值温度超过1200℃时,V(C,N)粒子完全溶解且未再析出,基体中存在的游离N会降低P460NL1钢的低温冲击韧性,且当峰值温度为1350℃时,随着t_(8/5)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但冲击韧性却没有因此而降低,表明游离氮是热影响区粗晶区冲击韧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72.
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是目前高效改造低渗透难动用油气藏的"杀手锏"技术,目前缺乏对缝内暂堵压力演化规律方面的研究.基于黏聚层单元理论模拟暂堵带,采用应力-渗流全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暂堵转向压裂过程中暂堵带封堵长度、暂堵剂封堵强度、压裂液注入排量、暂堵带滤失系数等因素对缝内压力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各因素对缝内压力影响能力的相对关系.结果表明:暂堵剂封堵长度达到5m后,暂堵带的承压能力将趋于稳定;随暂堵剂封堵强度的增大,增压幅度呈现先快速上升后逐渐放缓的趋势,缝内压力可提升超过15%,有助于缝内形成憋压;增大压裂液注入排量可缩短76.3%的升压时间,有效加快缝内压力提升速率;暂堵带滤失系数减小至某一小值后,缝内增压效果明显且趋于稳定;根据关联系数分析得出影响能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排量>暂堵剂封堵长度>暂堵剂封堵强度>渗透系数.研究成果对指导缝内暂堵转向压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3.
以某煤矿缓倾斜厚煤层浅部区段煤柱为对象.首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煤柱宽度下煤层回采时巷道围岩主应力、塑性区、支护结构应力及位移特征,评价巷道围岩稳定性,确定煤柱合理宽度范围.结果表明:煤柱宽度为3m时,区段煤柱莫尔应力圆与强度包络线相交、塑性区贯通、支护结构趋于破坏;宽度为6 m时,区段煤柱仅存30%弹性区、支护结构趋于破坏;宽度为9~12 m时,巷道围岩应力圆与强度包络线相离、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支护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围岩位移小,满足煤矿生产需求,为煤柱合理宽度范围.其次,通过工程实际验证.结果表明:煤柱宽度为9m时,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破坏,煤炭生产效率与回收率最优化.可见缓倾斜厚煤层浅部区段煤柱留设优化宽度为9m.  相似文献   
974.
利用差集偶与二值序列偶的等价关系,证明了异相自相关值为-1的二值序列偶等价对应的差集偶存在的必要条件,并结合特征多项式法构造出(3+2d,2,2+d,2,1)型和(6λ-5,3λ-1,2λ-1,λ+1,λ)型几类差集偶。由该差集偶获得的二值序列偶可应用于低相关区序列偶集的构造,即通过对二值序列偶的循环移位变换构造出低相关值为-1,低相关区长为移位长度Lcz,序列偶数量小于最大低相关区长度N-1与移位长度Lcz之比的最大整数的低相关区序列偶集。  相似文献   
975.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石油地质基本特征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经历了三大沉积构造演化阶段: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海相及海陆过渡相演化阶段,中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改造阶段.三大阶段造就了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上、下油气组合.与国外海相沉积盆地和国内陆相沉积盆地相比,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形成时间早,热演化程度高,经历了长期演化和复杂的生烃与成藏过程,勘探目的层埋藏深等特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富集明显受控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烃源岩发育与空间分布;优质盖层的发育与分布.尤其是膏盐岩的分布:有利储集相带发育与分布.同时,我国大中型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田往往发育于沉积盆地古隆起、古斜坡及构造活动枢纽部位.目前我国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前景主要应聚焦在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发育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及周缘、鄂尔多斯盆地.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资源丰富,具备形成大中型油气田的物质基础.在保存条件良好和有利油气聚集的部位仍可发现大规模的油气田,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76.
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路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区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的关键是要发展定位鲜明、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结合盐城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探讨了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77.
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发军  姚梅 《河南科学》2010,28(12):1604-1608
在对全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并按照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良好区和资源开发区对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78.
锚地泊位系统服务能力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完善锚地规模论证分析理论,考虑航道状态对船舶通航的影响,将锚地和泊位相结合建立船舶离散状态转移模型,并对港口服务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基于船舶到港、泊位服务时间分别服从泊松与负指数分布,在不同锚地规模、泊位数及其服务效率下,分别计算船舶排队队长、排队概率与船舶锚泊时间,并讨论港口服务能力.仿真结果对港口服务能力的合理规划和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9.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由于锚固区受到较大集中力作用,很容易在受压区附近产生微裂缝甚至可能发生脆性破坏,对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将产生严重影响.如果清楚的分析出锚固区受力的详细特点,同时采取有效对策,这样就可以避免裂缝的产生或发生脆性破坏事故,从而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980.
地平式光电系统过顶跟踪时需要很大的方位角速度,在目标通过天顶瞬间方位角速度达到无穷大,导致地平式系统在天顶附近存在跟踪盲区。为此,对天顶跟踪盲区进行了分析,提出盲区范围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天顶附近目标图像旋转问题。从软硬件两种角度提出过天顶跟踪目标的方法,即倾斜方位轴方法和程序引导方法,通过比较二者的优缺点给出具体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