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965篇 |
免费 | 3600篇 |
国内免费 | 209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27篇 |
丛书文集 | 1753篇 |
教育与普及 | 78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590篇 |
现状及发展 | 293篇 |
综合类 | 55567篇 |
自然研究 | 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8篇 |
2024年 | 313篇 |
2023年 | 395篇 |
2022年 | 476篇 |
2021年 | 518篇 |
2020年 | 554篇 |
2019年 | 513篇 |
2018年 | 534篇 |
2017年 | 701篇 |
2016年 | 744篇 |
2015年 | 1307篇 |
2014年 | 2546篇 |
2013年 | 1962篇 |
2012年 | 3144篇 |
2011年 | 3453篇 |
2010年 | 2619篇 |
2009年 | 3183篇 |
2008年 | 3377篇 |
2007年 | 4317篇 |
2006年 | 4367篇 |
2005年 | 3816篇 |
2004年 | 3376篇 |
2003年 | 3010篇 |
2002年 | 2492篇 |
2001年 | 2132篇 |
2000年 | 1816篇 |
1999年 | 1303篇 |
1998年 | 994篇 |
1997年 | 982篇 |
1996年 | 851篇 |
1995年 | 736篇 |
1994年 | 700篇 |
1993年 | 621篇 |
1992年 | 536篇 |
1991年 | 509篇 |
1990年 | 472篇 |
1989年 | 439篇 |
1988年 | 327篇 |
1987年 | 219篇 |
1986年 | 91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7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以Waugh结构钼锰杂多酸盐作为催化剂对乙酸异戊酯的合成进行了催化研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醇酸摩尔比为1.646∶1,酸化催化剂用量为0.2 g,带水剂为3 mL甲苯,反应时间63 min左右,选择性100%,转化率达82.70%. 相似文献
103.
施正一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5,32(4):14-17
中华民族历史上已经历了六个辉煌时代并进入第七个辉煌时代。这些辉煌时代凝练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应当成为民族学科自主创新研究的强大动力和超越性发展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104.
吴培熠;陈印政;张世专;甘晓;王大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1):151-156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集体传记和个案研究方法,对25位获奖者的出生年代、早年活动区域、当选院士时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留学、师承关系、任职情况、研究方向、成果和创新方法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时空特征、学缘结构和研究的选择与创新总结获奖者的特点,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5.
伴随着涉外法律事务的增多,法律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英语日益受到重视。相对而言,与普通英语不同的是,法律英语用词庄重严谨,大量的赘词和多层次的从句导致句子结构复杂,致使语言艰涩枯燥。而大量的英文判例阅读能创造特定的法律英语语言环境,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法律英语语言的特性,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法律英语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6.
罗玉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
本文应用细胞化学和光镜及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天竺葵绒毡层发育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天竺葵变形绒毡层的发育具有如下特点:(1)绒毡层侵入药室的时间在小孢子大液泡时期;(2)侵入后要经历一个细胞质重建过程,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生理活跃状态,合成大量的脂类物质;(3)绒毡层合成的营养物质及自身降解的产物均被花粉吸收利用,物质的吸收通过萌发孔进行. 相似文献
107.
一维海森堡自旋(1/2)开链模型能量矩阵的规则分形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置换群方法研究了具有邻近相互作用的一维海森堡自旋1/2开链模型,利用置换群的外积基构造了系统的能量矩阵,从而揭示了能量矩阵的规则分形结构,该结果可用来系统地得到任意位形下的能量矩阵,从而完全确定了系统的能量本征值和波函数。 相似文献
108.
109.
刘嘉言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
本文对徐霞客著《粤西游记》中的柳州地区的风光资源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对这一地区丰富多采的自然、人文风光资源,特别是岩溶风光着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论证.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可以为发展我国旅游业和柳州地区旅游业作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马利清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5,32(6):51-56
在匈奴起源问题的研究中,过去的学者们惯用“早期匈奴文化”或“前匈奴文化”等概念,用以表示匈奴文化的前身。不加区别地把匈奴本体和别部、真正的原始的匈奴和后加入匈奴联盟的成员混为一谈,因而把许多非匈奴文化的外来因素也都包含在内,导致了在匈奴起源问题上的诸多分歧和混乱。“原匈奴”概念的提出旨在把匈奴本体的族源问题从整个汉代匈奴的族源问题中区分出来,把匈奴核心民族从匈奴联盟建立和扩张过程中加入和被征服的众多从属的别部中区分开来。“原匈奴”专指真正的匈奴主体民族的前身,“原匈奴文化”指匈奴主体民族创造和使用的核心文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