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4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在外环流气提式气液反应器内,分别以空气和质量分数5%羧甲基纤维素(CMC)水溶液为气相和液相,对液相局部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电极示踪测试技术(ETM)测定了下降段液体速度;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6.0对上升段的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气体分布器对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有较大影响,液体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均增大,且液体湍动能呈现出较对称的波动模式。在低气速下,局部液体速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52.
为高效率地脱除H2S液相氧化还原得到的硫磺,开发了气升式二级环流泡沫分离反应器。以含有硫磺的脱硫溶液为模拟体系,测量了气速、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质量流量、泡沫相高度和鼓泡相高度比、pH等对硫磺泡沫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气速有利于泡沫分离;硫磺回收率随表面活性剂SDBS质量流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基本不变,又随泡沫相和鼓泡相高度比下降而增大;在pH 8~10范围内,分离效果良好。优化条件下,硫磺回收率可达97.43%。  相似文献   
253.
厌氧氨氧化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浓缩池污泥作为种泥,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作为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的脱氮进行3个月的连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对氨氮具有去除效果,且去除率呈上升趋势,月均去除率第1个月为13.1%,第2个月为27.9%,第3个月上升至39.8%.显微镜检验表明,种泥结构松散,启动运行3个月后,污泥密实且具有良好的颗粒性状;从色泽上比较,种泥为灰色,启动后的污泥略显红色,可见实验过程培养出了厌氧氨氧化细菌.  相似文献   
254.
分别采用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和A/O工艺进行比较,利用蜂窝陶瓷作为生物膜载体。分别处理模拟的受严重污染的地表水.重点研究磷的去除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厌氧时间为2.5h,好氧时间为6h;进水COD/TP为50—60,从SBBR出水中,磷浓度小于0.5mg·L^-1,总磷去除率大于85%,而A/O工艺的除磷率不到50%.  相似文献   
255.
通过混凝+两段活性污泥法对硝化棉废水处理工程运行效果的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的运行方式所产生的运行效果,寻求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结果表明:当水温在18℃以上时,只采用两段生化(低氧-好氧)处理即可使出水CODCr、BOD5、SS等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标准,仅出水色度稍高;而当水温T<18℃时,经过两段生化处理后废水CODCr在300mg/L以上,需要启动物化处理单元,在生化处理前或后增加一级混凝沉淀处理,处理出水均可达到二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56.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气液两相流动冷模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技术研究了扁平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液相流动特性,测得了反应器内各个区域液相速度分布、流线分布.认为反应器上升段表观气速对液相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均有影响,其中对液相垂直速度的影响更大:表观气速增大,液相最大垂直速度一般增大,但这一变化规律并不是单调的;PIV对折流区的观测反映了该区域流场在气相通入后的最初25 s内的变化历程,流场发展的快慢与进气口的气速有关,气速越大,流场发展得越快.研究结果为认识该类反应器内的流动混合特性及进行该类反应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57.
从污水中分离出菌株DB1去除地下水硝酸盐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定时测定培养液中NO3--N、NO2--N和细菌浓度,分别研究了菌株DB1在水和含水层中反硝化的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水中可使NO3--N的去除率达到96.16%,在模拟含水层中能够彻底去除NO3--N,去除率达到100%;NO3--N的去除和NO2--N的积累主要发生在细菌对数生长期,NO2--N的去除主要在稳定期和衰亡期.  相似文献   
258.
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与传统厌氧消化(conventional anaerobic digestion,CAD)的比较试验,考察了对高浓度葡萄糖和硫酸盐人工废水的处理效果.MFC在获得一定能量的同时(I=0.16mA,P=4.76mw/m2),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去除率高于CAD.葡萄糖为碳源,初始TOC=2100mg/L,运行144h,MFC获得91.61%去除率,CAD获得58.85%去除率;初始NH3一N为500mg/L,MFC中去除率最高达92.61%,CAD达72.38%;MFC中对硫酸盐的利用率和CH4产生量都低于CAD;比较结果表明,MFC技术可提高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9.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是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也是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间迄今最大的贸易项目。业主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在工程建设、调试及自主运行的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管理,有效实施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控制;并在消化吸收CANDU-6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工程的建设实践,使我国核电工程管理在已有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程序化、信息化的规范管理并与国际接轨。工程建成后,在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和创新,使机组性能持续提高。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育企业文化,强化人员培训,建立起员工培训与工程建设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秦山三期工程在核电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可为推动我国核电发展和大型引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0.
通过实验设计和透氧量测定研究焦炉煤气(coke-oven-gas,COG)或天然气中的甲烷在透氧膜反应器中的部分氧化重整途径,提出反应器内的"重整-透氧"机理模型.在由混合导体和催化床构成的透氧膜反应器中,催化床主要实现甲烷裂解和催化重整的功能,在膜表面处的催化金属微粒完成了还原性气体的"吸附—溢流—氧化"过程,进而强化混合导体内部的氧离子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