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1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556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551.
采用阳离子聚合的引发—转移(inifer)技术[1],首先合成α,ω-端氯基遥爪聚异丁烯(Cl-PIB-Cl),再以它为大分子引发剂,AlEt2Cl为共引发剂,对-甲基苯乙烯为单体,合成对-甲基苯乙烯、异丁烯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以端氯基聚异丁烯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对-甲基苯乙烯聚合,制得的产物是PPMS-b-PIB-b-PPMS三嵌段共聚物。用核磁、紫外方法测定了共聚物中对-甲基苯乙烯的含量,两者结果相一致,并且产物的分子量及组成比与预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552.
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 ,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优酯化条件 .用合成的丙烯酸十八酯与顺丁烯二酸酐共聚 ,得到二元共聚物型原油降凝剂 .实验表明 ,在中原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中加入 0 .1 %的该共聚物可使其凝固点下降 1 3℃ ;当单体物质的量之比为 4∶ 1 ,BPO的用量为 0 .9% ,在 85℃反应 1 0 h时 ,合成的二元共聚物的降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53.
采用分子设计的思想,合成了一种分子主链由离子传导链段--24-冠-8和共轭发光链段--1,5-二苯乙烯基萘组成的新型交替结构的发光聚合物,并用多种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可以溶于苯、甲苯、二甲苯、四氢呋喃、乙腈等诸多有机溶剂中,并均可采用旋转涂覆法形成均匀、透明、几无针孔的薄膜.并采用该聚合物成功地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聚合物 LiCF3SO3/Al和ITO/PEDOT/聚合物 LiCF3SO3 PEO/Al的2种发光电化学池器件. 相似文献
554.
采用聚乙烯醇(PVA)在室温下静置或UV光照射下活化改性马来酸酐共聚物,探讨了改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将PVA加入到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共聚物(P(MAn/VAc))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溶液颜色立刻由浅紫红色变为深紫红色,紫外光谱分析在400~650nm处出现很强吸收峰,PVA羟基与酐基形成了四面体两性离子(tetrahedral zwitterion)结构;将PVA加入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MAn/St))的DMSO溶液中则观察不到溶液颜色变化及紫外吸收变化,四面体两性离子结构不稳定而使酐基直接开环得到块状交联凝胶。紫外辐照可促使四面体两性离子结构向其电中性同分异构体转化而使酐基开环,实现温和条件下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改性。 相似文献
555.
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复合型多孔状可降解生物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酸为原料合成了丙交酯 (D ,L—LA) ,以乙醇酸为原料合成了乙交酯 (GA) ,并以它们为单体聚合得到了聚丙交酯 (PLA)和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 (PLGA) ;将纳米羟基磷灰石粉末 (HA)和聚丙交酯或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混合 ,制得了聚乳酸 /羟基磷灰石复合型生物可降解的多孔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PLA和PLGA聚合物的产出率与聚合过程中所采用的氮气保护的方法相关 ;实验采用充氮逐次抽真空的方法 ,简化了实验操作 ,能充分排除反应生成的水 ,有利于聚合 ,产率达 94 % ;采用化学共沉淀和以乙醇作研磨介质的研磨工艺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制得 6 0~ 10 0nm的羟基磷灰石粉末 ;控制造孔剂的粒度 ,可以得到孔隙直径为 10 0~ 5 0 0 μm的多孔材料 相似文献
556.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偏光显微镜和拉力实验机表征了(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poly(3HB-co-4HB)]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考察了4-羟基丁酸酯(4HB)不同含量的poly(3HB-co-4HB)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oly(3HB-co-4HB)共聚物有多个熔点,并随4HB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共聚酯的热稳定性几乎不受4HB含量的影响,共聚酯的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均随4HB含量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557.
姚国英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219-222
采用溶液合的方法合成了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并采用CO2释放量测定法和土埋法对其进行生物降解性研究。 相似文献
558.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两类典型的星形两嵌段共聚高分子薄膜的微相分离行为,观察到一系列有序结构,并获得相应的相图.结果表明:(Ax)4(By)4体系的相图比(AxBy)4体系具有更明显的对称性,且前者比后者更易发生相分离,这与体相中的情况相近,而同等条件下,后者比前者更易形成岛状结构;组成相同的星形共聚高分子体系在体相与薄膜中所形成的介观结构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一维受限能够使得该体系所形成的微相分离结构更为多样化;较小的薄膜厚度与较强的A-B组分间的排斥作用均有利于增强所形成结构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559.
将氟端基聚醚醚酮酮齐聚物和羟端基聚醚砜齐聚物通过溶液缩聚,合成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并用IR、DSC、TGA、WAXD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没有相分离,是组分相容体系。聚醚砜组分含量变化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影响很大,对聚醚醚酮酮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60.
评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工业循环水处理中所使用的缓蚀阻垢剂的研究开发现状,重点介绍了共聚物缓蚀阻垢剂的研究发展,指出了国内水处理药剂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