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1篇 |
教育与普及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556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41.
徐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4):352-355
合成了一系列酚酞型聚芳醚腈共聚物,并通过IR、DSC和TGA对共聚物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共聚物的溶解性能及力学性能,共聚物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良的机械性能、较佳的断裂韧性和可溶解性。 相似文献
142.
采用过硫酸铵引发环氧琥珀酸(ES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二元共聚,得到ESA/AMPS共聚物。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ESA/AMPS共聚物的阻垢性能,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元素分析仪对ESA/AMPS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所形成的CaCO3垢样的形貌和晶形进行了观察。得到了合成ESA/AMPS的最佳条件:m(MA)∶m(AMPS)为6∶1,共聚时间和温度分别为2h和75℃,过硫酸铵占MA与AMPS的质量和的10%,此时ESA/AMPS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体和其氯甲基化产物的红外光谱研究,对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确认 了氯甲基化反应机理及产物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44.
研究了末端为甲基丙烯酸酯型的聚环氧乙烷(PEO)大分子单体分别与苯乙烯(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的溶液自由基共聚动力学.结果表明,大单体和小单体的共聚合体系由于粘度的影响,使其有别于小单体之间的共聚合体系.大单体的接枝效率受小单体的结构、大单体的分子量等因素的影响,接枝效率最高为81.3%,用Kennedy的积分式对小分子单体的竞聚率γ_2值进行了估算,并计算求得接枝共聚物的平均接枝数为10~14。 相似文献
145.
含PC链段的嵌段液晶共聚物增容PC—PET/PHB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瑜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20(3):78-81
将含有聚碳酸酯(PC)链段和液晶中介基元的嵌段液晶共聚物加入到PCPET/PHB共混体系中,用DSC、POM对其相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嵌段液晶共聚物改进了PCPET/PHB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用毛细管流变仪对其流变性能的研究表明,该嵌段液晶共聚物进一步降低了PCPET/PHB共混体系的熔体剪切粘度. 相似文献
146.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极性添加剂,环己烷为溶剂,四氯化硅为偶联剂,合成了α-甲基苯乙烯(Ⅰ)与丁二烯(Ⅱ)星形共聚物。综合考虑了[THF]对聚合速度、平衡转化率及聚合物结构的影响。在Ⅰ段及Ⅱ段聚合时,分别选择[THF]为0.5M和0.05M。20℃下,Ⅰ的初始浓度为4.0M,转化率为~70%,平衡后加入少量苯乙烯单体共聚可使Ⅰ的转化率提高到80%。对所得星形共聚物用光谱、DSC及电镜等方法进行了鉴定。聚α-甲基苯乙烯段的玻璃化温度达150℃左右。 相似文献
147.
以乙酸乙酯为分散介质,在回流状态下,利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不加任何稳定剂且无搅拌的情况下,制备了聚(丙烯腈-苯乙烯)微球。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共聚物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苯乙烯的加入削弱了丙烯腈的结晶完整性,从而使聚合物的熔点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苯乙烯加入量的增加,微球的粒径有增长的趋势;在不同苯乙烯浓度下获得的共聚物微球粒径分散系数值均较小,即获得了单分散共聚物微球。 相似文献
148.
利用自制的丙烯酸高级酯单体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油溶性聚合物降粘剂马来酸酐 苯乙烯 丙烯酸高级酯三元共聚物 .研究了该共聚物的合成工艺以及单体配比、加入量、相对分子量、加入温度等因素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合成工艺 .将该降粘剂用于吐玉克稠油泵上掺稀举升工艺 ,加入量为 1 0 0~ 2 0 0mg/ 1 ,在稀油掺入量比原来降低 50 %以上时仍能维持正常生产 ,对该稠油具有明显降粘效果 . 相似文献
149.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ynthesis of a water soluble conjugated polymer poly(p-phenylene vinyleneco-sodium methacrylate) (ws-P(PV-co-SMA)) and the multilayer of the derived copolymer assembling poly(diallyl dimethyl ammanium chloride) (PDDA). The self-assembling process of the multilayer was monitored b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the data indicated a linear increase in film thickness with a number of ws-P(PV-co-SMA)/PDDA bilayers. The alternative deposition of ws-P (PV-co-SMA) and PDDA allowed the insertion of a non-conjugated layer between the conjugated layers, thus the migration of the photogenerated polarons was effectively confined in the isolated ws-P (PV-co-SMA) chains. Consequently, the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reached 0.68, 3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poly(p-phenylen vinylene). The distinct electro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onjugated segments were confirmed by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excitation spectra and time-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a of ws-P(PV-co-SMA) solid film and the assembled multilayers. The confinement effect of the PDDA layer on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was verified by the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 on both ws-P(PV-co-SMA) solid film and self-assembled multilayers. 相似文献
150.
用芘荧光探针技术和表面张力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表面张力、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园二色光谱(CD)研究了葡萄糖和氨基酸对胶束的粒径分布、形态及聚乙二醇-b-聚L-亮氨酸溶液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物可以形成稳定的球形胶束,在水溶液中嵌段共聚物主链主要以α-螺旋构象存在;葡萄糖和氨基酸对胶束的粒径分布、形态及聚合物溶液的二级结构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