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61.
研究了氧钒 (Ⅳ )碱式碳酸铵在NH3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 ,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了粒度约为 30nm的氮化钒粉体。  相似文献   
62.
运用透射电镜、电子衍射、元素能谱分析,及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综合测试手段,研究了含LiO2-Al2O3-SiO2(LAS)微晶玻璃的钛酸铝陶瓷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S微晶玻璃的玻璃相促进了钛酸铝陶瓷的液相烧结而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通过玻璃相中析出低膨胀的微晶又使陶瓷的热膨长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二氧化锆的性质及氧空性对二氧化锆相变的影响,讨论了二氧化锆韧化氮化硅陶瓷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二氧化锆韧化氮化硅陶瓷时避免氮化锆生成、促进复相氮化硅陶瓷烧结的途径。  相似文献   
64.
LY12cz铝合金棒料的拉伸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LY1 2 cz铝合金棒料在三种应变率下 ( 0 .0 0 1 s-1,60 0 s-1,1 2 0 0 s-1)拉伸力学性能的测试 ,得到各个应变率下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L Y1 2 cz铝合金板料和棒料的拉伸性能有着很大的区别。棒料和板料相比 ,其屈服应力σs基本不变 ;棒料的强度极限σb比板料的强度极有较大的提高 ;棒料的失稳应变 δb 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大 ;棒料的强性模量较低 ,且棒料的拉伸性能对应变率不敏感 ,基本可看作是应变率无关材料  相似文献   
65.
66.
以PAN-S作为光度显色剂测定铝合金中的锌是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研究了用PAN-S测定铝合金中锌的反应条件,拟定了测定方法。在pH8.5时与锌形成1:2的可溶性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λ_(max)=536nm,ε=4.06×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67.
低pH及铝和钙对三种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8.
实验室制得的碱式氯化铝,用~(27)Al NMR进行分析,发现在众多聚合体中存在[AlO_4Al_(12)(OH)_(24)(H_2O)_(12)]~(7+)离子,其化学位移相对于六水合铝离子[Al(H_2O)_6]~(3+)的零位移为δ=63ppm,试铁灵定时比色法对其存在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反应条件如酸浓度、铝酸当量比和陈化时间对产物组成及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16%,铝酸当量比为1:0.5,陈化时间为50h左右。  相似文献   
69.
70.
本文对乙醇-水介质中氟-铝配合-沉淀电位滴定体系进行了研究。用该体系进行铝的配合-沉淀电位滴定,电位突跃明显,有确定的氟/铝计量比6:1,并有较高的选择性和准确度。在研究涉及的化学平衡中,测定了氟-铝各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并计算了沉淀的溶度积。在研究pH对平衡的影响中,测定了F~-离子在水中及在不同浓度的乙醇介质中的加质子常数。通过标准回收及标样分析,对该体系用于氟-铝电位滴定的可行性进行了方法检验,其回收率达100±0.6%。对标准试样分析的相对误差小于1%。并进行了试样分析,与其他方法对照,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