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凝胶注模成型是一种原位成型工艺 ,该工艺是制备形状复杂、成分均匀和可靠性高的陶瓷材料的理想成型工艺。以降低Al2 O3陶瓷浆料的黏度和提高固相含量为重点 ,分别研究了pH值、分散剂、固相含量对浆料黏度的影响 ,以及固相含量对坯体抗弯强度的影响 ,并制备出固相含量 5 5 %、黏度 0 .69Pa·s的Al2 O3浆料 ,其坯体抗弯强度 3 1MPa .  相似文献   
12.
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的制备及复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粒子紧密堆积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粒径硅溶胶粒子间的最优配比,在此基础上合成了3种不同单分散粒径的硅溶胶。将不同粒径硅溶胶按数学模型计算的比例加入到钾水玻璃中,复配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水分散体。与由单一粒径硅溶胶形成的膜相比,由不同粒径硅溶胶复配后形成的膜,呈现出较高的结构致密性和憎水性,与由粒子紧密堆积模型推导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硅粒径对酸性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对酸性硅溶胶稳定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硅粒径的增加,酸性硅溶胶的稳定性及粘度均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对制备高浓度、低粘度的酸性硅溶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胶体晶体及三维有序多孔材料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粒径为80~320nm的单分散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共聚微球为原料,采用一种全新而简单的制备高度有序胶体晶体模板的方法,利用静电相互作用、表面张力以及蒸发过程中的离子扩散等作用在液面形成了不合溶剂的高度有序的胶体晶体.将溶胶-凝胶前驱液在毛细效应作用下渗入胶体晶体间隙,待前驱液固化后,经煅烧去除苯乙烯微球,制备出了具有三维有序结构的多孔材料——倒置蛋白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新型浇注料预制块。以特级矾土熟料为骨料和粉料,配以活性SiO2微粉和α-Al2O3微粉,以纯铝酸钙水泥作结合剂,并加入有效的外加剂制成混合料,经浇注振动成型,得到一种低水泥高铝质浇注料预制块。该预制块应用在烧结机点火器上,使用寿命可达2~3年。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不同复盖度下的苯-正己烷和正庚烷-正己烷两个二组分气体在氧化铝上的组成吸附等温度,以及单组分气体在氧化铝上吸附的BET常数.结果表明,随着复盖度的增加,两个体系的组成吸附等温线都向下靠近它们各自的气液平衡曲线,可以近似地将二组分气相与吸附相的平衡看成二组分的气液两相平衡,两个体系的组成吸附等温线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方程式模拟得到  相似文献   
17.
四方氧化锆相变增韧、碳化硅晶须补强、碳化钛粒子弥散强化,同时引入一个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系统中产生了叠加的强韧化效果。热压ZTA-SiCw-TiC复相陶瓷材料与Al2O3-SiCw-TiC相比具有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碳化钛在基体中形成连续的骨架阻碍晶粒的长大,随着碳化钛含量的增加,基体的硬度明显增加。主要强韧化机理有相变增韧、晶须拔出、载荷转移、裂纹偏转等。基体的主要断裂方式为穿晶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8.
Nb2O5对氧化铝陶瓷烧结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Nb2O5为烧结助剂,通过无压烧结制备氧化铝陶瓷.研究了Nb2O5对氧化铝陶瓷的致密化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Nb2O5对氧化铝陶瓷的致密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Nb2O5的添加量为1%时,可使氧化铝陶瓷在1 500℃获得致密.显微结构上,Nb2O5对氧化铝的晶粒生长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Nb2O5对致密化和晶粒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它在氧化铝晶粒中的固溶来实现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加入Nb2O5后能够在不影响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烧结温度.  相似文献   
19.
Sol-Gel水热偶合法制备纳米AlOOH的晶相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日本理学3015 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Sol-Gel 水热偶合法制备纳米AlOOH的晶相转变.(1) 在pH3.5、时间5 h、温度低于130 ℃时,主要生成三水铝;当温度高于130 ℃且升高至150 ℃时,三水铝完全转化为AlOOH;(2) 在pH3.5、温度150 ℃、时间小于3 h时,物相以三水铝和AlOOH共存,随时间延长至5 h,三水铝完全转化为AlOOH;(3) 在反应温度150 ℃、时间5 h、pH>8.0时,三水铝的含量随pH的增大而增加,pH<6.0才能转化为AlOOH .  相似文献   
20.
阳极氧化铝模板法是合成纳米阵列材料的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有关氧化铝纳米孔的形成机理却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利用26篇文献综述了氧化铝膜的理想结构和电场辅助的溶解模型、体积膨胀的应力模型、稳态孔的生长模型、临界电流的密度模型和梅花结构模型等5种不同的氧化铝纳米孔形成机理,最后对氧化铝模板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