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对湖南耒阳石界煤矿矿区进行生态恢复,首先对矿区约1.05 km2开采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并运用矿山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矿区土壤pH值约为6.0且约0.35 km2矿区土壤结构严重破坏.采用城市污泥作为矿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并利用当地优势植物进行矿区生态恢复.实践表明,城市污泥不仅可以改良矿区的土壤特性,还可以增强矿区土壤的保水性能并能促进植物生长.综合城市污泥对土壤环境及植物生长状况的改良情况,结果表明在矿区土壤进行污泥堆肥的基础上进行混合植株种植较单植有更显著的土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青海湖南侧江西沟草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运移和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等问题.2009年该区降水较多,导致2010年7月草地土壤重力水分布深度达到了0.7m左右,但仍有干层存在.经过18个月的水分入渗,在2010年11月土壤干层基本消失,干层恢复的年降水量要大于400mm.该区土壤水分比黄土高原运移缓慢,干层恢复较为缓慢,土壤水分恢复的深度小,水分聚集在土壤的上部,这些特点是该区冻结期较长和蒸发作用较弱造成的.江西沟土壤干层的发育表明该区正常年大气降水一般不能通过土壤入渗补给地下水,属于异常水分循环类型.该区土壤干层的存在指示在降水正常年土壤水分具有负平衡的特点,在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条件下具有正平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3.
自动时报漏刻(自击宫漏)是宫中都工匠护军蒋英实奉世宗大王(李祹,1397—1450年;1418—1450年在位)之命于1433年制造的。从1434年7月1日开始它成为国家的标准计时仪器。对民众报时的午正、人定和罢漏就是根据这套计时仪器报的。它安装在景福宫的报漏阁里,因此后称报漏阁漏.景福宫是国家天文台"简仪台"所在地。它能够通过操控声音和视觉信号发生系统依朝鲜时代的二元化时制——即十二时辰和五更点法——自动报时。系统自动发出报时声同时显示指示,报出十二时、百刻,以及五更时刻。世宗大王创制的报漏阁自击漏成为模型在朝鲜(1392—1910年)经历过3次复制或修复——1433年的初创,1536年的再创以及1618年的重创。初创之后574年,2004年为了纪念韩国国立古宫博物馆在首尔开馆,文化财厅,博物馆与建国大学校和自击漏硏究会签订了自击漏复原计划,到2007年11月展示了复原的自击漏。复原计划是按照《世宗实录.报漏阁记》中的记载以及原器物的一些残余部分——包括1536年和1618年仪器的现存部分——进行的。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复制漏器和自击装置。文章从机械学和功能方面的细节系统地描述了复原的过程,包括根据当时的教范《漏筹通义》的记载刻制十一支箭.《漏筹通义》是根据授时历和经过汉阳(当时朝鲜首都)地方时校正的《七政算内篇》编纂的。自击漏包括4个主要部分:(1)漏器部,通过安排三级播水壶,用于两个受水壶递水的计时壶来计时;(2)方木机构,通过在相应的时间落下相应的小铜丸将水平面转换到以数字显示的二元报时时刻标示信号;(3)铁丸放出机构,由复杂的杠杆系统操纵的机构放大动力报时机来操作。(4)视听觉报时部,由两个次一级结构组成。一个是十二时辰报时机部,包括一个钟和木制的小雕像系统,以不同次数的敲钟声和相应的木制的十二支神小雕像举出的时辰牌来报时。另一个是更点机,包括一面鼓、一面锣、以及小雕像,小雕像在不同的更点敲击出相应次数的锣鼓声以报更点。我们对已经失传几个世纪的铁丸作动人形机构的详细复制表明,蒋英实受到了阿拉伯铁丸利用报时法的启发,发明了丸落下时刻标时法(通过落丸来标示时刻的机械装置),并通过改进13世纪阿拉伯时计师al-Jazari的仪器来实现将动力传到对人形机构的推动中。另一方面,苏颂的《新仪象法要》,《元史》中描述的郭守敬的大明殿灯漏以及顺帝的宫漏可能影响了世宗朝的宫廷学者。总的来说,这次复原源于对当时的文献记载和遗物的重建,中国-阿拉伯钟表技术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全部系统现在运行良好。我们的复原将有助于重建古代东亚、甚至阿拉伯的机械水钟。  相似文献   
94.
基于GA-MCMC的粒子滤波图像恢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粒子滤波的退化和贫化问题,提出一种GA-MCMC粒子滤波图像恢复算法.该算法引入遗传算法(GA)全局寻优和粒子总数多样性的特性,结合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MCMC)的收敛性,将交叉、变异和选择操作融入到粒子滤波图像恢复中,提高了粒子滤波的鲁棒性、精确性和灵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减少贫化和退化问题,且在对具有混合噪声的真实图像恢复效果方面显示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
丽娃河受损退化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工程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丽娃河为例,针对其富营养化现状及河道特征,在传统环境工程治理基础上,构建立体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实施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比较丽娃河在工程前后的水质和动植物群落的变化来验证近自然恢复工程的效果.研究表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实施一年后,总氮和总磷分别降至0.41mg/L和0.03mg/L;叶绿素a降至7.86μg/L,水质从原来的Ⅴ类降至Ⅱ类标准(GB3838-2002),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除此之外,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直接引入滤食藻类的底栖动物和鲢鱼鳙鱼,在调控藻类生物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实践证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在丽娃河案例中是行之有效的,且耗资少,可以在城市生态系统近自然恢复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96.
贺平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2):6-7,10
朝鲜战争爆发前新中国无意出兵朝鲜。当时新中国正力求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集中精力争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况且对金日成的出兵计划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97.
为进一步提高交叠组稀疏全变分模型的图像恢复效果,通过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图像的二阶梯度信息,增加二阶梯度正则项的方法对交叠组稀疏正则项进行改进,研究了基于高阶交叠组稀疏正则项的模型建立和算法以及在图像恢复中的效果及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水平噪声标准差的情况下,应用该方法对图像进行恢复时,基本上均可获得比其他模型更好的恢复效果。可见在交叠组稀疏全变分模型中考虑二阶梯度信息有助于提高图像的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98.
史永胜  孙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3):9472-9477
对模糊图像复原的目的在于对图像进行去模糊、去噪及建立在特征值基础上的矢量化处理,最大限度恢复原图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的贝塞尔拟合图像边缘特征复原的新算法,在初始图像降质处理基础上通过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Wavelet Bi-cubic)、双三次插值法得到融合样本图像,并在Canny边缘检测基础上提出对拟合边缘特征点的贝塞尔曲线拟合,最后将图像特征轮廓分别进行Delaunay剖分算法的矢量化处理,保留原始灰度色彩复原图像。实验对这三种方法的轮廓复原图像与原始清晰图像进行对比,由具体参数(PSNR、SSIM、FSIM以及运算时间TOC等)说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由小波双立方配比插值与贝塞尔拟合得到的轮廓图像复原比双三次插值与贝塞尔拟合得到的轮廓图像复原效果要好,且明显缩短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99.
 本文综述了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及其他受污水体中的N、P、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去除,及抑制藻类生长化感等作用的研究的进展,并分析沉水植物对其的去除率,沉水植物在水域生态修复中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指出沉水植物净化水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00.
针对目前去雾算法对高亮天空区域处理不理想,以及去雾后的图像整体视觉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天空区域分割修正的快速雾天图像复原方法.首先,对输入图像进行白平衡处理;其次,根据大气散射物理特性和光学成像特性对大气耗散函数做初始估计,判断是否存在天空区域,若存在天空区域,结合对比度增强调整,Otsu算法(大津法)分割出天空区域,修正天空区域的大气耗散函数;最后,由大气散射模型得到复原图像,并对复原图像做亮度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场景适应能力,能很好地处理天空区域;复原图像具有较好视觉效果,而且执行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