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系统科学   126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综合类   188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该文用时域关系分析和讨论非理想矩形波的自相关特性,并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求出相关曲线和斜率,提出伪随机码精确测距系统测距精度的修正关系。  相似文献   
152.
对流扩散方程的高精度差分有限元破开算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非定常二维对流扩散方程,将二次迎风插值方法(QuadraticUpotreamInterpolstionfforConuactiveKinematics,简称Quick格式)与集中质量九节点等参元的有限单元法结合起来,发展了一种有效的高精度差分有限元破开算子法.计算结果表明,这是一种高精度的数值模式.  相似文献   
153.
采用频域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图像的相位信息,在对数谱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使目标位移估计达到亚像素级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图像内容,与以往算法相比不仅精度高,而且易于实现.提出的图像预处理方法提高了图像信噪比,减少了图像的分布噪声在频域中的影响,使得算法更具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4.
可控电解珩磨加工机理及其电解液的加工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可控电解珩磨是以微计算机实时控制电解珩磨过程中工件表面的电解 电场强度,从而调控各点金属去除速度,获得工件要求几何形状精度的新加 工方法.该方法尤其适用于高精度复杂形状工件、难加工金属材料工件的精 密加工.通过对该方法加工机理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了该方法的基本理论,并 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对该加工方法体系电解液的基本要求.通过实验,选择 出5种各具特色的电解液,对其准稳态加工条件下的加工特性进行了比较深 入的研究,发现并验证了该加工方法的速度特性.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从文献[1]中有关多值多导数方法的弱代数稳定性概念引伸出单级单步多导数方法的代数稳定性概念,并建立了若干单级单步多导数方法为代数稳定的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6.
色散方程的任意阶精度的显式差分格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色散方程u_(?)=au_(sss)(a是常数,可正可负),已有的二层和三层显式差分格式,其精度仅为O(τ+h)与O(τ十h~2).本文对具有周期解的色散方程,应用半离散化的方法构造了任意阶精度O(τ_p+h_q)的显格式.我们讨论了P=2.4,q=2.4,6的情形,导出的二层显格式的精度和稳定条件都优于现有的精度O(τ+h)和稳定条件|R|≤0.25.  相似文献   
157.
158.
根据油田内资料欠缺、储层薄、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提出用“动态平移法”进行流体性质识别。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精度高、分辨能力强等特点。利用此方法不仅可有效区分油、水、干层,并且可更准确地确定油层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59.
该文以阿尔·徒思和宋元数学家为例,对阿拉伯与中国代数方程数值解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二者在方法的一般性和所讨论的根的范围上是相同的,而不同点则在于方程的布式和分类。他们分别受到各自传统开方法的启示,且又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即阿尔·徒思的整个计算程序力求和早期传统的开方法相吻合,而宋元数学家则对早期传统的开方术作了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沿着一条机械化、程序化的道路进展。该文还分析了为什么中国学者实现了由开高次方到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突破,而阿拉伯学者却未能实现突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0.
一族新的Lax可积格方程和它的积耦合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利用环代数^~A1和微分算子构建一种新的代数系统X。其次,利用这种代数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等谱问题,由离散的零曲率方程得到Lax可积的立方Volterra格方程族。最后,通过扩展代数系统X得出了立方Volterra格方程族的可积耦合体系。这种方法也能被应用到其它的格方程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