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对现有各种毛细管仿真模型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型简化模型——两相区关联模型.该模型针对壅塞两相区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建立了无量纲长度与两相区进出口压力间的人工神经网络辨析关系.而且基于等焓假设推导出两相区进出口压力相同的非壅塞态与壅塞态流量关系式.从而获得了快捷而且紧凑的仿真流程.在样本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仿真结果,R12和R22壅塞状态下的误差绝对值分别控制在2.14%和2.46%内.  相似文献   
82.
从传统CMOS电路的能耗分析入手,在其面临难以降低功耗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引出绝热逻辑的工作方式,建立了绝热逻辑的能耗分析模型,证明绝热逻辑是微功耗的.随后分析了目前诸多绝热逻辑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为今后的绝热逻辑设计提供了一些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在pH9.4的硼砂介质中,Mn(Ⅱ)-OP-5-Br-PADAP红色络合物形成的适宜条件和络合物的稳定性等.锰含量在(0~1)mg/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其回归方程为:A=0.05992C+3.4×10-2,(r=0.9986).摩尔吸光系数ε=1.06×105.测定6次相对偏差小于3.0%.加标回收率在96%~98%.该法用于茶叶中锰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4.
从热力学出发,给出了热力学第三定律的一种表述,阐述了它与热力学第二定律、能斯脱定理及绝对零度达不到原理的关系,结果表明,本文所表述的热力学第三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基本定律;能斯脱定理与绝对零度达不到原理不等价,两者均包含在这种表述之中。  相似文献   
85.
本文论述绝热沸腾式蒸发器中溶液循环迄动规律,同时得到了相应的计算式;介绍了基于这种循环规律而研制成功的蒸发器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探讨了此类蒸发器设计和操作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以DSC法及对淬冷试样进行X射线分析的方法,研究了β-W在氢中和氩中向α-W的转变过程。非自然β-W在纯氢中升温时,约在280℃失去所吸附的氧,其解吸热为71—75kJ/molO_2。β-W至α-W的转变温度约为520℃,转变热为-14kJ/mol。这一转变过程并不一定要经由生成WO_2的阶段。在纯氩中这一转变温度要比在纯氢中高。将β-W看作是由溶解氧所稳定的一种钨的亚稳相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7.
1 热分析计算的基本方程周向有回油槽径向静压轴承结构如图1所示.热分析计算必须联立求解下列五个基本方程: (1) 无量纲雷诺方程  相似文献   
88.
从理论上对燃烧合成Mg2Ni反应体系在不同预热温度下的绝热温度及Mg2Ni的熔化率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的绝热温度随预热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而且二者的差值基本为一定值.在一定的预热温度下产物Mg2Ni将熔化,其熔化率随预热温度的升高或稀释剂含量的减少而增加.添加适量的稀释剂有助于降低反应的绝热温度、减小Mg2Ni的熔化分解从而得到高纯的Mg2Ni.  相似文献   
89.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钬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配合物晶体。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后确定其组成为[Ho(C3H7NO2)2(C3H4N2)(H2O)](ClO4)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发现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铽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配合物晶体.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后确定其组成为[Tb(C3H7NO2)2(C3H4N2)(H2O)](ClO4)3.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发现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