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0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43篇
系统科学   271篇
丛书文集   208篇
教育与普及   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6篇
综合类   628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95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介观并联RLC电路的量子化及其量子涨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电阻产生的物理机制即电子与品格振动的相互作用出发,对并联电路RLC进行了量子化,并计算了相应物理量的量子涨落.  相似文献   
42.
陈骏的《文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谈及文法修辞的专著,其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陈骏创作实践中运用多种积极辞格阐述相关的修辞理论,以评价他的积极修辞观;《文则》“虽以事出创造,不无瑕疵”,但论及了语法、句法、辞格、文章、风格、文体等多方面内容,初步建立了大修辞学体系,体现了现代修辞学界所倡导的广义修辞观;陈骏虽是对《诗》《书》《礼》《易》《春秋》等静态书面语言的考察,但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体现了动态的辩证的修辞观。  相似文献   
43.
介绍了直流大功率模拟电阻的原理,分析了直流大功率模拟电阻在计量中的运用,提出了使用9920匝比测量仪器时的接线方法。  相似文献   
44.
提出一种新的电容失配校正方案及功耗驱动的OTA设计思路,通过对虚地电容的修正,将电容失配因子在取样保持系统中去除,达到提高电容匹配程度,降低OTA增益误差的要求,使开关电容部分的瞬态功耗下降.本文采用TSMC 0.18μm工艺设计了一个8位,取样速率为200MHz的流水线结构模数转换器作为验证电路,仿真结果说明此优化结构符合高精度和低功耗要求,可应用到流水线等高速模数转换电路中作为信号前端处理模块使用.  相似文献   
45.
针对临近空间单粒子效应进行了数值模型仿真和特征尺寸为0.1 μm的反相器电路的脉冲注入模拟研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器件临界电荷随着工作电压的降低而减小,敏感横截面随着临界电荷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临近空间微电子器件的单粒子翻转概率随敏感横截面增大而上升,但其又随临近空间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此外,利用SPICE软件脉冲注入模拟观察到了反相器电路的单粒子翻转现象。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入研究临近空间的单粒子效应并为器件抗辐射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介绍了直流电源、555时基电路、电磁继电器和光敏电阻,论述了自动启闭窗帘控制器的电路设计。  相似文献   
47.
利用双口网络参数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法.通过对典型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的z参数分析,得到了与其它分析方法相同的结果.分析过程简洁,物理概念清晰.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目前流行的ADC的4种结构及其性能特点。并从其电路实现的复杂程度、采样速度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9.
建立了一类带有挠性结构附件的全充液刚体耦合系统主动控制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控制律,进而研究了控制与镇定问题,得到了受控系统姿态定位和指数渐近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50.
在电工电子技术暂态电路的试验设计中,因电路本身响应时间短,用常规仪器很难对其响应的过程进行直接测量。本文结合暂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常规仪器的特点,给出三种简单、实用的试验电路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