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1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pilot pedomance of the combined GAC-MF membrane process for drinking water advanced treatment was described. In the process of GAC adsorp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20min HRT and 6 m/h filtration rate,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UV254 and trichloromethane could reach 40% and 50% respectively and the UV254 and trichloromethane in system effluent was less than 0.015cm^-1 and 5 μg/L respectively. Inthe post MF membrane process, MF membrane effectively retained the particles and bacteria in raw water. The effluentturbidity was less than 0.2 NTU and no bacteria were detectedat all in permeate. A computer-controlled system was employedto control this system. The mcmlrane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backwash interval, dtration and flux were studied. The backwash interval of 10-min, 20-min and 60-min wasresearched respectively, and the variation of trans-membrane pressure was also analyzed. Comequently short backwash interval was recommended under the same water consume.  相似文献   
102.
以石油沥青为主要原料并采用新颖的悬浮法制得沥青球后进行沥青球的空气氧化不熔化和碳化活化,最终得到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试,所制得的PSAC球形度好,粒径分布范围窄,是一种高性能的炭质吸附材料,探讨了空气氧化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球形度的影响以及炭化活化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证明了沥青球粒径,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化有较大影响,,其中活化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已摸索出较好的活化工艺参数:活化温度为950℃,最佳活化时间为240min,CO2流量为150-180mL/min.  相似文献   
103.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钠基蒙脱土进行有机改性,制得有机蒙脱土,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将有机蒙脱土与衣康酸(I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M)共聚制备了有机蒙脱土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该树脂的吸液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当有机蒙脱土质量占聚合单体总质量3%时,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性、耐盐性和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在pH7~10范围吸水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环境雌激素壬基酚(NP)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并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手段分析影响机制。NP促进污泥厌氧发酵产酸,随NP含量的提高,该促进作用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NP含量为200 mg·kg-1干污泥时,污泥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s)达最大值,为空白组SCFAs产量的2倍,乙酸产量为空白组的3倍。基于宏基因组学的机理研究表明,NP导致不利于SCFAs积累的耗酸微生物有所削减,产酸微生物大量积累。NP存在时,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糖酵解、以氨基酸为底物的脱氨基和以脂肪酸为底物的β氧化过程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提高;单糖和氨基酸等有机底物由胞外向胞内运输的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运输至胞内的有机底物向SCFAs代谢转化的双组分系统及胞内产生的SCFAs外排转运蛋白的相关功能基因丰度大幅提高。最后,NP引起了与细胞生长和保护机制密切相关的群体感应调控的生物膜合成基因丰度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5.
新兴含氮消毒副产物较常规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更低但毒性更强,去除难度更大。 提出采用活性 炭对形成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以色氨酸为例)进行去除,比较常规和新型活性炭对前体物的去除性 能,并阐释原因。 研究发现:粉末状活性炭(PAC)和活性炭纤维(ACF)对色氨酸的最大等温吸附量分别为 37. 31 mg·g-1 和 178. 57 mg·g-1;对色氨酸的吸附速率分别是 5. 95×10-2 sec-1 和 1. 7×10-3 sec -1;两种类型的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均属于伪二阶动力学,且都符合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r2≥0. 99);ACF 比 PAC 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大的总孔体积、更小的平均孔径和更多的表面官能团。 在 15 ℃ ~ 45 ℃ 范围内,两者对色氨酸均是熵推动的自发吸附,吸附推动力先增加后减小,但 PAC 和 ACF 对色氨酸的吸附分别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含氮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分子量普遍较小,因此 ACF 更适用于其前体物的去除;由于 ACF 孔径较小,吸附速率较慢,因此需要保证充足的吸附接触时间。  相似文献   
106.
腐蚀电池法强化后续生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腐蚀电池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以腐蚀电池反应中的溶铁量作为外部监控指标,来探求腐蚀电池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循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SBR)为主体处理方法,在对比SBR法和腐蚀电池法-SBR法处理印染废水降解效果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腐蚀电池对后续生化工艺的影响。研究表明,腐蚀电池法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而且强化了后续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使得腐蚀电池-SBR法在COD、色度去除率上明显高于SBR法。  相似文献   
107.
简述了沸石的种类及其性能,介绍了SBR法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重点探讨了沸石在SBR法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探求宣钢球团矿适宜膨润土的配比,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膨润土配比控制在2.1%时,球团矿性能满足生产要求且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9.
活化条件对活性白土脱色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杭锦2#土为原料,用盐酸为活化剂,湿法制备了活性白土,研究了液固比、盐酸浓度、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活性白土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液固比2.5∶1,盐酸浓度15%,活化时间4h,活化温度(90±1)℃.  相似文献   
110.
A novel triolein-embedded activated carbon composite adsorbent was develope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areas such a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physicochemicai properties, and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the composite adsorbent in removing dieldrin from aqueous solu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novel composite adsorbent was composed of the supporting activated carbon and the surrounding triolein-embedded cellulose acetate membrane. The adsorbent was stable in water, for no triolein leakage was detected after soaking the adsorbent for five weeks. The adsorbent had good adsorption capability to dieldrin, which was indicated by a residual dieldrin concentration of 0.204μg·L^-1.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composite adsorbent was hig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activated carbon adsorb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