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根据酮基合酶编码基因(ketoacyl synthase,KS)的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并利用PCR技术快速筛选携带聚酮类化合物编码基因的放线菌菌株.试验筛选了33株放线菌菌株,检测获得PKSⅡ型阳性菌株16株.克隆并测序获得16条KS基因序列,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与GenBank中已知的KS基因序列的相似度在89%~99%之间.提交GenBank,获得的各菌株KS基因登录号为FJ620885~FJ620889,FJ620892,FJ878801~FJ878810.抑菌实验表明,携带KS基因的16株放线菌中,13株具有抑制真菌活性,2株具有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活性.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16株放线菌可以分为7个类群,其中,具有产生新型聚酮类化合物潜力的菌株8株,说明筛选出的KS基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利用PCR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筛选Ⅱ型KS基因,为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疆青海极端环境发现大量未知放线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从新疆、青海的重盐碱地区、盐湖采集样品,分离其中的嗜盐、嗜碱及低温放线菌.研究了它们在几种盐的不同浓度,不同 pH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利用多相分类程序进行鉴定,发现嗜盐放线菌、放线细菌的新科 1个(Yaniaceae),新属 2个(Yania and Streptomonospora),新种8个,嗜碱放线菌新种4个,低温放线菌新种1个.对其中部分新种、新属做了描述.认为新疆、青海的重盐碱地区蕴藏着大量的未知放线菌资源 ;新菌种必然有新基因,新产物,新活性和新用途,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从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优势植被的6个样区,采集苦豆子种子及健康植株60份,分离出内生放线菌288株.鉴定表明,同一植株不同组织中,内生放线菌数量以根部最多,其次为种子,叶部最少;淡灰钙土中苦豆子内生放线菌数量比风沙土中多;旱中生杂类草沙生植被草原苦豆子内生放线菌数量最多.各样区苦豆子共分离出11个属的内生放线菌,以链霉菌属和诺卡氏菌属为优势属,其中链霉菌属以白孢类群和灰褐类群为主.  相似文献   
14.
香蕉内生真菌、放线菌类群分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采用内生菌分离法对华南种植的健康香蕉根、叶内生真菌、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研究表明:叶内部的内生真菌主要为盘长孢刺盘孢菌物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占60.77%;而根内部曲霉Aspergillus spp. ,青霉Penicillium spp.,拟青霉Pacecilomyces spp.的分离频率较高,共占70.4%。在根、叶内生放线菌中灰红紫类群链霉菌分离频率最高,分别占65.2%与78.2%;在整个植株中玫瑰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griseolus的分离频率最高(占57.7%),叶中该种链霉菌占69.0%,根中占43.5%。对峙实验表明:内生真菌在体外对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香蕉专化型)不显示明显的拮抗作用而内生放线菌则显示明显的拮抗活性,玫瑰浅灰链霉菌中有42.5%的菌株显示拮抗作用,该种链霉菌在提高香蕉植株对香蕉枯萎病的抗性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贵州喀斯特地貌高海拔读取土壤放线菌多样性,通过在贵州喀斯特地貌高海拔自然保护区采集土壤,对放线菌进行分离、提纯和培养;并对已获得的放线菌菌株的16Sr DNA、18Sr DNA、ITS以及26S通过引物进型PCR扩增,扩增后行进DNA序列测定以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中包含了1株为疑似新型放线菌、1株为链孢囊菌属,为较稀有菌属。4株为拟诺卡氏菌属,11株为链霉菌属、为常见菌属。此次研究初步揭示了贵州喀斯特地貌高海拔地区土壤中放线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本文对塔什库尔干县土壤中的放线菌进行了初步分离和鉴定。通过平板培养法,对分离鉴定的放线菌菌株进行活性物质的分析和研究,从塔县土壤中分离得到8株放线菌,其中CT-1产生的活性物质能够抑制Bacillus subtilis。从8株放线菌选出3株16S rRNA的序列分析,推断放线菌CT-1,CT-3和CT-7菌株同属于内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实验表明,这3株放线菌虽然来源相同却有不同的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基因筛选是筛选具有抗生素产生潜力微生物的新方法.针对筛选中单菌落分离纯化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耗费时间,采用一种将平板影印技术与PCR扩增技术相结合从土壤中快速获得具有安莎类抗生素产生潜力的放线菌的方法.根据安莎类抗生素合成途径中的3-氨基-5-羟基苯甲酸合成酶(AH BAs)基因的保守性,通过放线菌的培养、影印、AH-BAs基因的PCR扩增,已从33份土样中获得8株AHBAs阳性菌株.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能够快速获得AHBAs基因阳性菌株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可扩展用于从土壤中分离其他有价值的抗生素产生菌.  相似文献   
18.
稀有放线菌的选择性分离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设计稀有放线菌的分离方法,对噬菌体S7,S3,重铬酸钾、萘啶酮酸、利富平、硫酸庆大霉素、柱晶白霉素、放线酮、制霉菌素等抑制剂及几种碳源进行了试验,设计或改良了几种培养基,研究它们分离稀有放线菌的效果.发现噬菌体能有效降低常见链霉菌的出菌率,重铬酸钾抑制真菌、细菌的效果好,MOPS、海藻糖、丙烯酰胺和乙二胺四乙酸能提高稀有放线菌的出菌率.推荐海藻糖-脯氨酸培养基、改良高氏2号、改良脯氨酸培养基作为稀有放线菌分离培养基.还提供了一些分离稀有放线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对内生金色链霉菌No.37所产生的抗菌物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此物质可耐受高温,具有较宽的pH活性范围,同时对光照稳定,耐贮存;在90℃及以下温度处理,抑菌活性基本不变;当温度达到100℃时,处理60min抑菌活性开始降低,处理120min后,活性为对照的76.5%.利用pH纸色谱、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等方法初步确认该抗菌物质为一种碱性水溶性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稀有放线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培养基中加入7种不同抑制剂,不同的碳源或氮源及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等选择性分离各类放线菌,结果发现对土壤真菌,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放线菌无抑制作用的只有重铬酸钾,认为它是选择性分离放线菌的一种高效,便宜的抑制剂。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碳源或氮源不同,可分离到不同类型的放线菌,找到了在分离不同类型的放线菌时培养基中较好的碳,氮源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