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21.
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给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德育教师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和谐发展为目的,提升观念,拓宽思路,增强主动性、创新性,研究自己,研究理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真正的发挥德育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2.
短信媒体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平台和研究视角的同时,也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在学校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发挥"第五媒体"的积极作用,才有利于把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23.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状况,同时就世纪之交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师德观念和师德意识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实践锻炼和优化环境是师德建设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424.
以德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它与依法治国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贯彻“以德治国”方略,必须坚持“以德育人”。要从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度,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着力构建高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大环境;以德育教材建设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师德建设为重点,以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制为机制,创建高校德育环境工程;强化道德建设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在德育实践中不断优化德育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25.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观都是伦理政治观,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具体政治环境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二者的伦理政治观存有一定的差异。孟子致力于政治的伦理性解释,以仁义为价值取向,主张王道反对霸道,建构的政治体是伦理国家;柏拉图致力于政治的道德性解释,以正义为价值取向,重视人治轻视法治,建构的政治体是道德城邦。文章从这些角度比较了孟子与柏拉图的伦理政治观,分析了他们的思想对各自政治思想传统走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6.
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联系以及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和法理性,要求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但在长期的道德建设中,由于缺乏法律的基础和忽视法律手段的辅助作用,以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出现软弱的局面。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强化道德建设的法律基础,从而提高道德的他律意识、增强道德规范的他律作用和优化道德实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27.
公共权力是一种维持、调整和发展社会生活基本秩序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制性力量。公共权力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这是公共权力道德维度的理论基础。积极发挥道德的作用,对于公共权力异化的克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公共权力的道德指向是善的实现,而善可以在两个层次上加以理解:实践描述层面上,具体的善就是确保主体的权利实现;价值规范层面上,最终善就是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428.
刘立冬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3):65-66
分析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制定图书馆师德师风规范、增强图书馆员素质、加强读者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29.
高校后勤社会化法治与德治是治理新型高校后勤的两个重要手段。后勤社会化法治与德治的实质在于将后勤社会化改革、经营、服务、管理的政策、措施以及思想、行为纳入法律轨道和道德规范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用,有德可循、有德可守;有法必依、有法必用,有德必循、有德必守。通过法治与德治的贯通、互动,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运作的稳步推进,确保后勤社会化的“育人”方向。 相似文献
430.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浓厚的唯美主义特征,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摒弃道德,强调感官的多方位感觉,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