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79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24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To enhance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silicon carbide nanowires (SiCNWs), SiO2 nanoshells with a thickness of approximately 2 nm and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grown on the surface of SiCNWs to form SiC@SiO2@Fe3O4 hybrids. The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iC@SiO2@Fe3O4 hybrid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2 to 18 GHz using a free-space antenna-based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iC@SiO2@Fe3O4 hybrids exhibit improved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particular, in the case of an SiC@SiO2 to iron(III) acetylacetonate mass ratio of 1:3,themicrowave absorption with an absorber of 2-mm thickness exhibited a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of?39.58 dB at 12.24 GHz. With respect to the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mechanism, the Fe3O4 nanoparticles coated on SiC@SiO2 nanowires are proposed to balance the permeability and permittivity of the materials, contributing to the microwave attenuation.  相似文献   
942.
轻量化及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成为武器装备性能提升的迫切目标需求,以金属点阵和金属泡沫为代表的金属多孔材料由于具有超轻、超强、高能量吸收率及多功能可设计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金属点阵结构的屈曲及泡沫金属的低强度问题成为制约其工程应用的瓶颈。通过将泡沫金属填充到金属点阵孔隙中的方法获得3种不同几何构型的多层金属多孔复合结构——泡沫铝填充双层金属波纹板,并对其承载及能量吸收特性进行了面外压缩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新型金属多孔复合结构单位质量峰值压缩强度及单位质量能量吸收可分别高达其对应的空心结构的9.3及21.8倍,甚至和泡沫铝这一优异吸能材料相比仍可分别提高19%和20%。耦合增强机理表明正是泡沫铝的填充改变了波纹芯体的屈曲变形模式,使其转化为更为复杂高阶的屈曲变形模式,产生耦合增强效应,从而引起强度及能量吸收效率的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943.
利用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美他环素(MET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机理; 考察了温度、 溶液酸碱度、 金属离子对METC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METC对BSA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过程; 它们的结合主要以静电引力为主, 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计算了METC与BSA的结合距离; 金属配合物对BSA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过程, 但结合常数相对于在常温时METC直接猝灭BSA的结合常数有很大差异, 而且结合位点数也有相应的改变, 表明金属离子的介入对METC的结构及疏水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4.
The classical problem of a round metal tube collapsing in concertina mode when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ve loading has been reexamin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model including an eccentricity factor proposed by Wierzbicki et al. and modified by Singace et al. has been taken one step further to obtain the real load-displacement history and to investigate eccentricity effects. The influence of the eccentricity parameter m on the mean crushing load wa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analysis.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eccentricity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match perfectl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half wavelength. Unlike previous research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 is not a fixed value and may affect energy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945.
琉璃构件作为中国古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故宫南薰殿多处琉璃构件发生病变,已起不到应有的装饰效果和有效的防水功能,其主要病害为釉面剥落,故对釉面剥落的原因进行探究。采用体视显微镜、X射线荧光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分析方法,对南薰殿琉璃瓦表观形貌、胎釉的元素组成及热膨胀系数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琉璃瓦烧制工艺、胎釉热膨胀系数的匹配关系、胎体烧结程度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对琉璃瓦釉面剥落的影响,揭示出南薰殿琉璃瓦的脱釉原因。研究发现釉层出现釉裂的根本原因在于釉层热膨胀系数大于胎体,使釉层处于张应力状态。同时釉层与胎体的吸水率不同也有一定影响。为生产古代琉璃建筑所需的琉璃构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6.
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采用叔丁醇钾为催化剂,分别与对溴苯甲醛、对氟苯甲醛、间硝基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等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系列7-芳亚甲基异长叶烷酮类化合物a—j。采用1H NMR、13C NMR、GC-MS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所得7-芳亚甲基异长叶烷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并探索了化合物a—j的紫外吸收特性与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化合物a、b、c、d、j对中波紫外线(UVB)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 而化合物e、f、g、h和i对长波紫外线(UVA)和UVB均具有较好的吸收性能。化合物a—j的光稳定顺序为h>g>e>c>a>d>b>f>i>j,其紫外线吸收强度顺序为d>i>e>h>g>f>b>c>j>a。  相似文献   
947.
本文定义了半群上的LU关系,借助正规带和C-LU富足半群,得到了完备LU富足半群的若干结构定理  相似文献   
948.
针对传统谷物干燥能耗高,粉尘、废热污染严重,干燥品质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型谷物真空干燥系统,该系统采用开式吸收式热泵回收利用谷物在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及其汽化潜热,兼具低温真空干燥与热泵节能的双重优势。以连续型真空干燥滚筒实验为依据,设计了基于开式吸收式热泵的连续型真空干燥系统;建立了该系统的物质、能量守恒数学模型;并依托Aspen Plus软件对整个系统流程进行建模,分析了干燥压力、溶液热交换器效率、加热温度和稀溶液浓度对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及干燥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系统COP为1.728 5,干燥能耗为3 346.92 kJ/(kg·H_2O),降低当前传统谷物干燥机能耗的37%;该系统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且节能效果显著。提高溶液热交换器效率、降低加热温度以及降低稀溶液浓度均能提高系统COP,降低干燥能耗。  相似文献   
949.
通过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 UV-VIS)吸收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与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对海水养殖金色珍珠(golden seawater cultured pearl, gold CP)的微结构及其吸收光谱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 海水养殖金色珍珠外表面珍珠层“叠瓦状”结构的疏密程度在其表面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同, 该特征可能是导致金色珍珠不同区域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存在差异的因素之一; 在由内向外的方向上, 接近珍珠核心处的珍珠层中未见单一的文石板片或棱柱结构, 而在珍珠层的中部及外侧区域均为文石板片结构; 珍珠层的外表面由多级结构构成, 其中单个珍珠层微米级的文石板片由纳米级文石小颗粒组成.  相似文献   
950.
综述了3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有机及无机物质的3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及其应用,最后就3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前景和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