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1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91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44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建立PEG-(NH4)2SO4-8Q5SAC双水相体系测定铜的方法.实验表明,铜与试剂8Q5SAC在pH=9.26的NH4Cl-NH3.H2O双水相体系中显色形成稳定的紫色络合物,以试剂最大吸收波长665 nm为参比波长,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565 nm为测量波长,用双波长吸光光度法测得摩尔吸光系数为5.37×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5μg/mL.用于工业废水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62.
超薄紫铜板激光焊接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兆军  高洪  郝庆波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9):5254-5257
采用激光焊接了超薄紫铜板,在试验基础上确立了激光焊接超薄紫铜板的合理的工艺参数,并对焊接接头做三维影像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焊接进行了动态模拟.建立了激光焊接的热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激光焊接超薄紫铜板的温度场梯度大,热影响区小;热源后方的等温线稀疏,温度梯度小;在热源前方的等温线密集,温度梯度大;焊缝正面宽度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63.
以低品位氧化锌矿为原料,通过酸浸、净化除杂得到纯净的硫酸锌溶液.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锌粉体.考察了碳酸氢铵和硫酸锌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前驱体碱式碳酸锌的热分解温度及时间对纳米氧化锌粒径大小及锌沉淀率或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产品的粒径及晶型结构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得产品为六方晶系氧化锌,形貌为球状,平均粒径为40 nm,ZnO质量分数达到97.5%.所设计工艺可得到技术指标达到GB/T 19589-2004 国家标准中纳米氧化锌粉体要求,且操作简便易行,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64.
针对铁矿井下采空区探测技术难题,以瞬变电磁法(TEM)理论为依据,采用TerraTEM对井下铁矿不同采矿中段、不同长度的穿脉进行空区探测评价,部分穿脉结合HDRM进行对比验证,并在部分穿脉实施了工程揭露.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采集参数和探测装置的TEM能准确查明井下铁矿中浅层采空区分布情况.且TEM具有更高的对不同介质的电性区分能力,更准确地显示异常体的埋深和规模,不存在传统物探的探测盲区,其探测距离长短不受限制,可进行定点深度范围内的电性差异探测,以查清采掘巷道下方一定深度范围内的采空区和疑似冒落区,保障井下铁矿日常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965.
赞比亚卢安夏氧化铜矿目前尚未开采,矿石资源储量大,但品位低、难选冶,为了开发利用这部分难选矿石资源,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本文采用化学方法、XRD、显微镜以及SEM-EDS等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粒级> 212μm占30.13%,125~212μm占13.80%,74~125μm占17.00%,<74μm占39.07%.矿石中铜有4种赋存状态:矿物状态铜、类质同象铜、吸附状态铜和少数胶体共沉淀铜.矿物状态铜主要以孔雀石、硅孔雀石和假孔雀石的形式存在;类质同象铜主要以黑云母、绿泥石和白云母形式存在;吸附状态铜主要以褐铁矿形式存在;胶体共沉淀铜主要以长石-石英-铜-铁胶结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66.
以Cu2+为模板离子,丙烯酸、丙烯酰胺及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苯乙烯(St)为骨架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铜离子印迹聚合物.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Cu2+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确定引发剂用量的基础上,考察了功能单体种类、介质pH值、Cu2+/功能单体摩尔比以及DVB/St质量比等因素对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趋势,得到了较优的合成条件,并提出了乳液法Cu2+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967.
Ultrafine nano-scale Cu2Sb alloy confined in a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arbon was synthesized using NaCl template-assisted vacuum freeze-drying followed by high-temperature sintering and was evaluated as an anode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SIBs) and potassium-ion batteries (PIBs). The alloy exerts excellent cycling durability (the capacity can be maintained at 328.3 mA·h·g?1 after 100 cycles for SIBs and 260 mA·h·g?1 for PIBs) and rate capability (199 mA·h·g?1 at 5 A·g?1 for SIBs and 148 mA·h·g?1 at 5 A·g?1 for PIBs) because of the smooth electron transport path, fast Na/K ion diffusion rate, and restricted volume changes fro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carbon networks and the ultrafine bimetallic nanoalloy.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genious design route and a simple preparation method toward exploring a high-property electrode for K-ion and Na-ion batteries, and it also introduce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for other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68.
南方某铀矿床的矿石为高含泥量碎裂花岗岩型矿石,采用常规的堆浸技术,存在渗透性差、浸出率低、浸出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次研究通过进行搅拌浸出试验,探求合理的工艺技术参数.试验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通过对高含泥量碎裂花岗岩型铀矿石开展搅拌浸出试验,获得了合理的技术参数和优化条件,铀浸出率可达95%以上,为今后开展现场扩大试验打下了基础,并对该类型的铀矿石缩短浸出时间,提高铀浸出率,最大限度的提高铀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垂直晶界[5913]⊥[579]铜双晶体进行循环变形,借助于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技术研究了组元晶体及晶界附近的循环饱和位错组态,结果表明两个组元晶体的表面滑移程度不同,两个组元晶体中的循环饱和位错组态也明显不同,驻留滑移带只能在组元晶体G1中形成,驻留滑移带能够到达晶界但不能穿过晶界.讨论了组元晶体取向对双晶体的表面滑移形貌及饱和位错组态的影响以及驻留滑移带与晶界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70.
重金属Cu元素在玉米体内的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u在玉米体内的迁移与累积。方法采取自植玉米,分为对照区和污染区,对污染区的玉米人为施加模拟污水,分别采集污染玉米和对照玉米在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作为样品进行Cu元素含量分析。结果Cu元素在玉米各部位的平均累积量M=mCu(Ex)/mCu(CK)值为:根(M=2.29)>茎节(M=1.55)>茎(M=1.18)>籽实(M=1.15)>叶(M=1.05)。结论污染区玉米成熟后籽实中重金属Cu元素的含量很小,没有超标,可以食用。而根部含量很高,为净化土壤中重金属Cu元素污染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