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质粒pSG516(ipt)为目的基因, pHQ9(hpt和gus)为选择/标记基因进行共转化,以PSD-1000-氦气基因枪介导,将ipt、hpt和gus基因转化到籼型不育系中A的核DNA中,得到了98个潮霉素抗性再生植株系.经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CR检测以及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证实了叶片衰老抑制基因PSAG12-ipt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62.
钟嵘《诗品》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表明对楚辞的态度。在"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审美理想指导下,钟嵘重视诗文对情感的抒发、重视华丽的语言,对楚辞后继诗人极为重视,而尤为推崇融合《诗经》精神和《楚辞》特色的诗人及作品。在钟嵘的文学思想中,《骚》与《诗》都是文学创作的典范,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钟嵘《诗品》中的楚辞批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63.
从“寻”、“俄”二字所连接的前后时间跨度进行考索,认为魏收于普泰二年(532年)兼中书侍郎的可能性很大。然后又从“及”字所连接的时间段前后的转换出发,用反证法证明魏收于正光三年(522年)随父赴边时必为16岁。此结论与诸史书中关于魏收于永熙二年(533年)27岁的记载完全一致,从而进一步确证魏收兼中书待郎必于普泰二年(532年)。这不但解决了诸史书中关于魏收26岁兼任中书侍郎的年代之含糊问题,同时也确证了缪钺先生对魏收生于507年的推测。  相似文献   
64.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奠基之作,大凡历代研究诗学者必览之,《诗品》内容虽不多,但提供的信息却十分丰富。其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即钟嵘的文学观也可分成士族文学观和庶族文学观,从西方接受理论上来说,钟嵘对庶族诗人的评论,便可看出他对庶族文人的接受。  相似文献   
65.
《书经》所载“仲康日食”的时间确定问题一直是夏年代学中的一个难题 基于华夏历史时期天文家们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根据复原了的元代《授时历》交食推步术及有关史料 ,重新考察这次日食事件及古代的推步结果 ,确认了郭守敬等用《授时历》推算出的“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当是公元前 2 12 8年 10月 13日 ;提供了由《授时历》方法编算的 - 2 2 0 0至 - 1799年日食典 ;为进一步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66.
从送亲的过程中推断 ,赵太后最有可能是在即将与女儿分别时痛哭起来 ,而这时她的女儿是坐在车上的 ,所以她不可能抱到女儿的脚后跟。赵太后的持踵而哭是持着车踵而哭  相似文献   
67.
关于北京中关村发展模式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些年来,很多国际学者把研究的焦点由有意规划发展的科技园区转向它们的隐形态作用模式和它们的真正母体,也就是说转向研究大城市内部的创新环境。因此,以对中关村模式的研究为出发点,把我国仍至北京发展知识经济的研究重点,放在其隐形作用模式和真正母体-城市内部及其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68.
根据文献资料,植物标本采集记录和走访老一辈植物学家,对钟观光先生一生的植物采集活动进行了考证。他的最早采集年限不迟于1905年,从1905年至1936年共采集植物标本约2.5万号。为纪念钟观光先生,以其名命名的有观光木属(Tsoongiodendron)和钟木属(Tsoongia)两个新属,其他新植物类群达50个。钟先生既是我国用近代植物分类学方法研究和采集植物的第一人,也是我国第一个植物标本室(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和第一个近代植物园(笕桥植物园)的创建者,在我国近代植物学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69.
晚明文坛.竞陵派裔承公安,却又在师心中寻求古人之精神,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竞陵派在政治糜烂时代对文学革新的探索。竞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前后期领袖,故又号“钟谭体”,其形成需要三个方面的条件:钟、谭的订交;《诗归》的编纂;钟、谭的交游。  相似文献   
70.
作为后汉三贤之一的仲长统,是魏晋玄学可以追溯较近的渊源之一。其"理乱"政治思想嫉恶如仇,而劝世治平的损益对策体现了深具儒家情怀的弘毅之士形象。《昌言》旗帜鲜明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吸收了老庄思想以"得义"为基准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否定和补充,呈现出非儒入道的异端色彩。仕途舛蹇的仲长统最终遁入道家境界,其对儒道思想的取舍把握与魏晋玄学存在互动的关联,尽管存在诸多自我矛盾,但是在整合基本思想资源催生玄学方面做了可贵的探索,在汉魏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