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38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以中法马江之战中,中国的福建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事后,人们总结失败原因, 多从战术上着眼。而笔者认为应该从清政府的战略失策去寻找原因。指挥马江之战的张佩纶等人,将清政府轻视法国侵华海军的战略失策,变为具体的战术失误,即将原来散处各地的福建舰队的弱舰集中到马江与法方的强舰相峙,结果成了法舰的靶子,从而酿成了马江惨败。  相似文献   
162.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从不幸的婚姻生活、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自我的实现三个层面比较和分析了曹七巧和查泰莱夫人这两个婚姻悲剧人物形象的同中之异,剖析了作者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不同考虑,揭示了婚恋中和谐的两性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3.
张謇慈善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公益活动是张謇人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謇之所以会对慈善公益事业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其思想根源主要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商人的正名愿望、绅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强意识。佛教只是张謇用以迎合大众心理,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工具,而不是他投身慈善事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4.
熊飞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35-41
近十年,随着张九龄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籍贯、生平、交游和作品系年等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引发了更多层面的思考。当然,也造成了不少新的错误,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考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5.
本文应用光速不变性原理推导洛仑兹变换和超光束洛仑兹变换,指出以超光速洛仑兹变换为数学基础可以建立超光速狭义相对论,本文顺便指出,平动梁氏变换和转动梁氏变换均可推广到超光速领域,于是可建立超光速梁氏相对论。  相似文献   
166.
宋代张圣君信仰发祥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各地信仰特色迥异。通过两则“荒诞不经”的传说故事,探讨不同环境、不同人文的地域社会如何孕育出张圣君信仰在闽南和闽中,乃至于在闽中更小的地域范围的区域分野。传说是不同区域争夺张圣君信仰话语主导权的表达。也是对不同区域信仰特色的曲折诠释。  相似文献   
167.
张楚廷先生的大学内部治理理念可以概括为“学为本,师为重,自由为贵,官为轻”。该理念涵盖大学内部治理的逻辑起点、基本战略、价值追求、根本保障等方面,构成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其根基是人本思想和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68.
盛唐开元时期,张说、张九龄二相主政期间,诗人王雏曾向二相上书并与之交游,这是盛唐诗坛的一件大事。过去一般只认为王维曾给张九龄上书,并为张九龄所提拔,却不知或否认王维曾给张说上书。从王维作品文本角度进行解读,并结合史料来看,王维确曾上书张说。  相似文献   
169.
1902年开始的中日、中美商约谈判过程中,日、美先后提出版权保护要求。张之洞作为会办商务大臣,在中日、中美商约谈判过程中,起到了决策性的作用。他的认识和意见,左右着国内谈判人士的态度,影响着中外谈判的内容和进程。  相似文献   
170.
<不老草>别具一格的四辑组合中,第一辑"微型小诗"虽然多属日常感悟的随意点画,但已蕴涵梁上泉对诗要"真、情、深、新、精、音"的总体选择;第二辑"六弦琴续弹"则是这种总体选择的定向延伸,标志着他将中国传统诗歌所崇尚的内形式美和外形式美融入个人诗美创造的得心应手,对当代汉诗奉献出了六行体律式;第三辑"抒情谣曲"、第四辑"长笛短吹",除了继续着他半个世纪以来诗路寻绎的主要轨迹,也对当代汉诗体式的多样化和多向性提供出了一个可描摹坐标.经由<不老草>,不仅可以更切近地认识梁上泉其人其诗,而且对于当代汉诗的未来走向将会拓宽视野和增添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