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52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女儿情结是《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魅力独具之所在。黛玉仙逝,宝钗、袭人等因道学的侵袭女儿本性已被扭曲,是失去了个性精神徒有女儿之身的假男人。贾宝玉女儿情结随女儿们人性的异化而消释。男权意识的强势也注定了宝玉女儿情结消释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2.
石研斋抄本《详解九章算法》(半部)十分粗漏,清宋景昌依据戴震所校孔刻《九章算术》与李潢所撰《九章算术细草图说》将其校勘,使之可以年读,一定程度上补戴震屏此书于《四库全书》以外之憾,意义重大。然采景昌既使用了戴、李大量正确的校勘,也采用了他们不少错校。宋氏本人提出的少量校勘,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尤其是他对贾宪细草、杨辉详解这两部分内容,有大量漏校、错校。因此,重新校勘此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3.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堡(A.Humboldt1769─—1859)的《宇宙》和李特尔(C·Ritterl779——1859)的《地球学》两部划时代的巨著的出版标志着近代地理学的诞生。中国的近代地理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张相文及其领导的中国地学会,其标志为张相文《地文学》一书的出版。文章还对邹代钧、张相文和竺可桢对地理学的贡献作了比较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34.
张问陶是清中叶继袁枚之后性灵派重要诗人。后人探讨其性灵诗论多从性情、天性、血性入手,而忽略“性灵说”另一要素“趣”。本文从创作主体之真趣、创作过程之灵趣、创作客体之逸趣三方面揭示张问陶“趣”的内涵。  相似文献   
35.
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张爱玲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出发,探讨张爱玲笔下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通过对其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导致其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一是人性弱点,二是人性欲望的扩张。  相似文献   
36.
本文运用传统方法、格雷马斯“矩形符号”理论对小说《黑骏马》进行解读。《黑骏马》是张承志的代表作,小说娓娓道来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一段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就如同那曲高亢、悲怆而又充满柔情的古歌--《钢嘎哈拉》。  相似文献   
37.
本文证明了在Ω(≥8,K=2)和Ω(n≥5的奇数,K=1)的欧氏空间中存在两种亚正则单形  相似文献   
38.
张清水依据类型理论,对中国与外国、外国与外国、中国与中国不同地区、时代的民间故事、传说进行了类型比照,这些比照虽然肤浅,但在当时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9.
张爱玲与海派文学的关系 ,并不表现为其左翼的批判的都市文化传统 ;在繁华与腐朽同在的现代性传统上 ,张爱玲的小说也远不及穆时英、刘呐鸥那样强烈。但张爱玲却开拓了另外一条道路 ,即从《海上花列传》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现代都市市民文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40.
“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范畴。历来研究者们对之训解颇多。上世纪30年代,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下卷)的评论中,从为学方法论角度,质疑朱熹的“格物致知补传”思想之合理性。而实则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本身是与其理学本体论相呼应的,其所要格之“物”主要是“日用问应事处”,即是人伦日用之事物;致知之“知”主要是对“至善”之所在的认识,即是明乎先天已存在于己的儒家的道德之善。“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工夫最终所要达到目标仍是为人寻到先天存在的道德伦理价值.以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准则。从而认识论工夫与修养工夫两者在目标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