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篇 |
综合类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花江峡谷地区顶坛花椒生长状况与土壤条件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贵州花江峡谷地区特有植物顶坛花椒 (Zanthoxylum planispinumvar .dintanensis) [1] 为对象 ,根据当地特殊的“盆景农业”现象的特点 ,通过测定 1- 10龄的单株花椒的冠幅、株高、地径及其生长土壤的土量、土深、上表面积六个指标 ,对花椒组各指标与土壤组各指标进行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顶坛花椒总体生长状况与其持土量 (相关系数 0 6 6 4 76 0 976 )、上表面积 (相关系数 0 5 0 819973)显著相关 ,与土壤深度 (相关系数 0 36 4 32 56 14 )成正相关关系。该项定量研究的结果对顶坛花椒的栽培技术及生态效应研究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2.
本文首次报道,用从中药赤小豆(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中提纯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剂量在400μg/0.2ml以上,在体外能全部抑制人体精子。该抑制剂对人体精子顶体粒蛋白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了它对人体精子顶体粒蛋白的抑制作用机理。通过进一步研究,赤小豆抑制荆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避孕药。 相似文献
53.
广枣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广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选取乙醇浓度、乙醇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四个考察因素,进行L16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5h.乙醇浓度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特别显著.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平均得率为3.653%. 相似文献
54.
作者对刺桐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表明,刺桐的维管形成层为叠生形成层,由分散的、排列成环的原形成层束转化而来,其转化过程是渐进的。在初生生长的很早阶段就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即原初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它们分别发育转化为维管形成层中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在转化过程中,长细胞的端壁由平截转变为尖削,短细胞则由短的长方形转变成近等径的多边形。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皆含有淀粉粒,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叠生状态直到次生生长出现以后才由于连续的径向垂周分裂而获得。在1-4年生枝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射线高度减小,宽度增加。射线原始细胞可以伸长而转变成纺锤状原始细胞,从而将轴向的高射线隔分成矮射线,纺锤状原始细胞也可以由于横分裂而产生新的射线。纺锤状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170-290μm;射线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28-53μm。两种细胞都有多核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55.
贵州花江峡谷地区花椒林地杂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花江峡谷地区花椒水保经济林林下的杂草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花椒林下现共有杂草60种,分属22科49属,其中26种为一年生草本,占总数的43%,23种为多年生草本,占占总数的39%,显示该地区花椒林下土壤表面植物覆被度季节差异十分显著。花江花椒林下的杂草中重要值达到或超过0.1的有19种,占总数的31.6%。此外,文中对花椒林下杂草多样性的水土保持和控制农业病虫害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刈割为主的杂草处理方式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56.
以青花椒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护色、配方、稳定性等工艺条件,确定青花椒酱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青花椒14.7%、胡椒粉2.0%、食盐4.0%、芝麻粉8.7%、姜和蒜2.0%、味精1.3%、香油6.7%、水60.7%,并以0.4%维生素C进行护色,以1.5%CMC-Na作为稳定剂,制备出色香味俱佳的青花椒酱。 相似文献
57.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是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植物的果实,其果皮名为“椒红”,是我国传统的“八大调味品”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中药配料,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杀虫、止痛等作用。花椒在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的优选经济树种,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近年来其种植面积以20%~30%的速度逐年增加。花椒的药用价值早已得到认可,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花椒具有抗氧化、杀虫、麻醉、抗炎镇痛、降血脂、除皱、抗癌、祛风除湿等多种作用,而花椒麻素作为花椒中特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其生理功效的评价也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大多研究还停留在花椒麻味物质生理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水平,没有对其生理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目前对花椒的开发还多限于食用方面,在新药和日用化工等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仍不足。因此,对花椒中麻味物质的主要种类、麻味物质的生理作用两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麻味物质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8.
以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无溶剂微波萃取法提取了四川大红袍花椒和陕西韩城大红袍花椒精油,用电子鼻对花椒产地、提取方法和同种提取方法下的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所得花椒精油进行了辨别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花椒精油的特征气味指纹图,发现电子鼻可以有效区分花椒精油.各主成分分析图中,第1、第2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8.989%~99.5969%,辨别指数为93~95.初步探索了统计质量控制法控制花椒精油质量和判别因子分析法判断花椒精油的来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铜、锌胁迫对丁香蓼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铜、锌单一及复合胁迫时对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e Roxb)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质量分数铜(100 mg/kg)、锌(100 mg/kg)处理时,叶绿素含量上升,SOD活性增加,电导率、MDA水平则下降,可认为这是植物的一种保护性机制。但随着铜、锌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大,SOD活性下降,800 mg/kg铜、锌处理下丁香蓼SOD活性分别是对照的67.05%和53.58%;POD活性则逐渐增加,起主要抗氧化作用,其中以铜(200 mg/kg)+锌和锌(200 mg/kg)+铜两个处理系列变幅最大;MDA含量随处理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200 mg/kg铜+800 mg/kg锌和200 mg/kg锌+800 mg/kg铜处理时,MDA分别高出对照110%和130%;CAT活性持续下降,但在此过程中作用不明显。因此,铜、锌胁迫明显地影响活性氧清除系统,导致丁香蓼叶片活性氧代谢失调。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两面针果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并比较不同产地两面针果壳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差异,为两面针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两面针果壳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采用MTT法检测挥发油对宫颈癌细胞(Hela)、乳腺腺癌细胞(MCF-7)、肺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MGC-803)、结肠癌细胞(COLO-205)的增殖影响。【结果】不同产地两面针果壳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以烯醇类成分为主,其中芳樟醇含量最高,其次为β-蒎烯、β-水芹烯。MTT法提示两面针果壳挥发油可抑制Hela、MCF-7、A549、MGC-803和COLO-205细胞的生长。【结论】不同产地两面针果壳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两面针果壳挥发油对Hela、MCF-7、A549、MGC-803和COLO-205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