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8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赵元任《谈人工翻译》(Translation Without Machine)的解读,分析阐述了赵元任对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看法。并从赵元任对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评述中得出启示:当代人工翻译研究和实践中应重点关注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的文体风格、翻译中的跨文化问题以及翻译中的语用问题。同时,翻译研究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注重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2.
凤嘴堆又称黄巢点将台,位于菏泽学院西校区院内,是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本文围绕黄巢点将台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以黄巢为主线,阐述了黄巢起义过程,对开展文物的史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3.
岳振国 《长春大学学报》2014,(5):624-627,646
晁补之的羁旅行役诗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见闻,诗作绘旅途千姿百态之景,抒思乡念远之情,言感物伤怀之志,展现了诗人艰辛坎坷的人生历程。晁补之的羁旅行役诗写景状物细致,刻画描写传神,抒情表意深挚,诗中通过比兴寄托的手法寄寓诗人流转迁徙的感伤,表现了迭遭贬黜的悲情,蕴含了深重的人生感喟,诗作文辞洗练、意蕴丰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4.
现代汉语中,“钞”主要指钱币,而“抄”多表书写、抢掠等动词义。历史上“钞”和“抄”的词义交错纷繁,“钞”由“用以叉取的金属器具”引申出书写、劫掠等动词义;魏晋时“抄”作为“钞”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出现,至唐宋逐渐替代了“钞”的词义;宋代“钞”成为指代纸币的专有名词。  相似文献   
25.
潮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区识别及其管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SWAT模型,对潮河流域径流、泥沙及非点源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在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参照土壤侵蚀模数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侵蚀及总氮污染关键区进行识别.最后分别在土壤侵蚀和总氮污染关键区设置污染控制情景,对控制措施成效进行模拟和评价.结果表明,SWAT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潮河流域水文过程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流域20.9%的区域为轻度土壤侵蚀区,39.8%的区域为总氮风险区;梯田、等高耕作、退耕还林还草和减少化肥施用量等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起到一定的削减效果.  相似文献   
26.
《全唐诗》所收许浑诗《颍州从事西湖亭燕饯》是研究许浑早年行迹的重要依据。而《夹注名贤十抄诗》与《文苑英华》所收此诗题目“颍州”作“颍川”,结合诗文中关于许州西湖和许浑早年行迹的记载,可以断定《全唐诗》所收此诗颍州应是颍川的讹误。  相似文献   
27.
叶恭绰先生编的《全清词钞》是收录清词最多的选本。作为一个选本,编者在弃取之间就有一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又是什么呢?通过对《全清词钞》的粗略阅读,大概得出以下几点:标榜抒写胸臆,率尔而作,反映重大现实题材;主张革新词之格律,提出“能合乐、有韵脚、雅俗能共赏”的新词律观;并且在《全清词钞》的编辑过程中,努力实行其“搜罗宏富、审慎精严”的词学文献观。  相似文献   
28.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在党同伐异、勾心斗角的新旧党争中,虽身历不虞之祸,贬黜迭起、厄运踵至,但他都是涅而不缁,绝不慕势希荣、屈意颂扬,谄媚权贵以干进。由于极度异化的政治生态,晁补之尽管满腹经纶,为政有方,然终其一生都未能施展雄才,最终只落得个赍志以没的悲剧命运。晁补之在北宋党争的污泥浊水之中临大节而不夺,耿介刚直,爱国忧民,为当时腐朽黑暗的官场树立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士大夫的崇高形象。  相似文献   
29.
张詠、李师中、晁冲之、李昭玘是宋代菏泽籍优秀诗人,共存诗450余首。它们的内容涉及诗人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形式包括古体、近体的主要种类,风格亦自呈新貌,为牡丹之乡赢得了美誉,也为山东乃至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留下了一笔别具魅力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30.
昭德晁氏家族是中原地区的著名家族之一。在靖康南渡后,他们来到巴渝大地,积极进行文化建设和文化创造,对三峡文化的建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