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29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417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91.
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余华小说因其独特的叙事和修辞艺术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关学特征,即:寓言化特征、诗性质地、音乐的美感。同时,余华小说的修辞亦存在着误区,表现在:过度陌生化的偏颇及模式化之嫌;人物符号化带来抽象化的弊病;少数小说的修辞基本上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92.
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信洼陷古近系断裂发育,沉积相和沉积体系频繁变化,有效烃源岩分布广泛,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火成岩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5种类型.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北部陡坡带和南部斜坡带,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部洼陷带、北部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和南部三角洲前缘相带,断层-岩性油气藏分布于断裂带附近,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于鼻状构造带,火山岩油气藏分布于火山发育带.阳信洼陷有利的构造环境———沉积体系、充足的油气源条件、储层物性条件、断层(裂)体系的沟通或侧向遮挡、有效的直接盖层及生储盖的有机配置等优越条件是控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3.
宝浪油田宝北区块属于低渗高陡背斜油藏.针对高陡构造认识难度大、低渗油藏开发过程中易造成油层伤害等开发难点,开展了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形成了以波动方程串级深度偏移处理方法为主的高陡构造识别技术、高气油比低渗油藏注水开发配套技术及以屏蔽暂堵技术和油管传输负压射孔技术为主的整体油层保护技术.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实践证明,综合开发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4.
子洲地区山西组及盒8段有利砂体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子洲地区山西组及盒8段有利砂体的特征及成因,进而寻找有利砂体及高产天然气聚集区。方法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大量的砂岩样品统计显示,山西组砂岩类型以岩屑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盒8段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不同类型的砂岩物性不同,石英砂岩物性最好,其次是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物性最差;沉积相分析认为,子洲地区山西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探明了重点气层组山23及盒82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结论有利的天然气储集体主要形成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由于山西组和盒8段形成时古地理条件的不同,其砂体类型及储集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5.
In the updip portion of the Yulin Gas Field in the Ordos Basin, there are no any structural, stratigraphic and sedimentary lithologic seals. Using thin-section petrography,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micro-thermometry and Raman microspectrometry,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diagenetic trap and studies the diagenetic history of this field. It was revealed that three phases of diagenesis and hydrocarbon charging happened in late Triassic, late Jurassic and the end of early Cretaceous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two phases, acid geofluid entered the reservoir and caused dissolution and cementation. Although the porosities had been increased, further compaction accompanying re-subsidence resulted in tight sandstone and conglomerates. Till the end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bulk of gas migrated into the tight reservoir. Cementation, however, kept on in the updip portion of this field due to low gas saturation and formed the diagenetic trap. The mechanism for gas accumulation was changed from deep basin gas to diagenetic trap, which offers a sealing condition that can retain gas for much longer time.  相似文献   
196.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为湖泊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砂岩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有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长石和石英加大生长、伊利石、伊一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在成岩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导致原生孔隙丧失殆尽,是储层成为特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而晚期的溶蚀作用,特别是方解石、浊沸石的溶解,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所改善,这才使得鄂尔多斯盆地长6层发育部分“甜点”储层,成为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197.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生产测试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类型进行了划分,提出了以圈闭成因与油贮形态为主要依据的潜山油藏分类方案。结果表明,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潜山油藏共划分为块状单斜断块型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剥蚀单斜断块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剥蚀褶皱断块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褶皱剥蚀断块潜山油藏、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内幕单斜断块潜山油藏和不规则裂缝网络状内幕褶皱断块潜山油藏6种类型。研究区多存在不规则裂缝网络状潜山油藏类型,其特征是以多期裂缝构成网络状储层及受不整合面和断层影响而形成的有效裂缝网络体系。油藏内部具有强非均质性,不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其宏观外部形态不完全受地层界线控制;当裂缝高度发育时,则地层连成块状,并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可形成块状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8.
为了对透镜状砂岩油藏的成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可压缩多孔介质油水两相渗流的基本原理,对东营凹陷牛35-B砂岩油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模拟考虑了砂体区地层沉积(剥蚀)、地层厚度变化、岩石孔渗条件变化、流体物性变化、毛管压力、相对渗透率、油气生成等一系列过程和参数。模拟再现了石油在砂体中聚集的过程,模拟得到的最终含油饱和度及其分布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和砂体的毛管压力差异是驱动石油在类似牛35-B这样的透镜状砂岩油藏中聚集的根本动力,而这一驱动力是由于围岩和砂体物性上的差异以及石油生成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9.
建立了特高含水开发期油藏综合调整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注采状态评价指标、开发动态评价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等3大类,包括井网密度变化率、注采对应率变化值、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变化值、含水率评价系数降低值、存水率评价系数降低值、平均年增油程度、采收率增加值、耗水量降低值、产出投入比等9项子指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综合调整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胜坨油田“十五”期间12个综合调整单元的调整效果进行了模糊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综合反映多方面的调整效果。  相似文献   
200.
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及储集空间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E3^1)为例,综合应用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图像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阴极发光、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镜质体反射率等实验测试资料,对E3^1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阶段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渗透储层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详细阐述了低渗透储层中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探讨了其储集空间类型及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根据成岩作用及其特有的储集空间组合,可将E3^1储层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即不稳定组分中强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A相)、中等胶结中强压实残余粒间孔成岩储集相(B相)、碳酸盐强胶结成岩储集相(C相)和早期硬石膏强胶结成岩储集相(D相),其中A类储集相的储集性能最好,D类最差,为差储层或非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