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471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节水灌溉是宁夏引(扬)黄灌区改造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河套引黄灌溉已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 ,水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35 % ,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80 % ;但大水漫灌、淹灌 ,一把锹淌水 ,渠灌沟排一直沿用至今 .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为 0 42 ,“水稻加冬灌加渔池”用水量占黄河全年总引水量的 40 7% ,灌区盐渍化面积高达 45 0 % .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 ,必须进行全面的节水灌溉改造 .节水灌溉改造的目标 :平均每年从渠首少引水 2 0× 10 8m3 ;使渠系有效利用系数达到 0 6 5~ 0 75 ;减少水稻、冬灌面积和其他灌水量 ;输水管道化和田间灌溉喷滴微化率提高到 6 0 %以上 .  相似文献   
92.
充分供水条件下多因子点源入渗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室内充分供水单点源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膜孔灌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包括土壤质地,膜孔面积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在内的充分供水单点源入渗模型,并提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该膜孔灌入渗模型能有效地体现充分供水点源入渗特性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93.
盐碱荒地膜下滴灌种植甜菜,冠/根比平衡点较常规灌提前15天以上。收获时,随施氮量的增加块根干物质呈递增趋势。叶丛氮代谢有2个高峰:苗期(6月4日,主要)和块根糖分增长末期(8月24日);块根氮代谢的变化与叶丛相似。植株对氮吸收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R=0.9968);高氮处理的甜菜生育后期地上部氮分配率仍较高,不利于块根增长和糖分积累,甜叶片硝酸还原活性总体上随生育进程而提高,至7月28日左右达最大值,而后减弱,说明甜菜氮的吸收与同化以生育中前期为主,氮肥的分次施入应在块根增长初期完成。  相似文献   
94.
实时施肥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对不同混肥装置进行分析比较 ,据此利用调速电机、隔膜泵、传感器、微机等构成一能够实现施肥与灌溉同步进行的施肥灌溉系统 ,并设计了有关实时监控程序 研制中 ,解决了肥液及酸液倒流 ,调节过程过长 ,灌溉液的浓度与 pH值的调节互相耦合 ,输入信号受干扰较大等问题 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能实时调控灌溉液的肥料浓度、pH值 ,其控制精度可达0 .5% ,并能完成报警、应急性自动停机、故障源判断等功能 ,使用方便可靠 ,自动化程度高 该系统除用于施肥灌溉外 ,还可用于喷施农药 ,并在化工、制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在彭曼法推算水稻需水量的基础上,结合武穴市的气象、地形条件,用“浅、蓄、湿、晒”灌溉技术计算一定设计保证率的水稻灌溉定额.将该法用于武穴市魏高邑项目区土地整理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计算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96.
采用蒸渗仪控制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对烤烟生长发育及耗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的亏水条件对烤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影响并不明显,而在伸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80%,70%时其调亏处理对提高烟叶产量效果明显,为较佳的亏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7.
通过调查我国水肥利用的现状,指出我国农业水利中干旱缺水、非点源污染、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灌排系统不配套等问题,提出灌区水肥高效利用需深入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探讨水肥高效利用和灌排系统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灌排系统精量调控,以最少的水肥投入量获取最佳的灌区产量和经济及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将农田中坑塘湿地改建用于储存降雨径流和农田灌溉排水进行回用的水循环系统构建方法,在提出水循环调蓄湿地体积估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调蓄湿地水循环利用系统,分析了高效净污载体、微生物筛选与附着、水生植物群落配置和水动力微循环交换系统等水质净化技术,指出区域降水量和降雨历时是影响水循环调蓄湿地体积和循环水利用量的重要因素。对上海崇明水稻田循环调蓄湿地系统进行了设计与构建,循环调蓄湿地运行后共节约灌溉水量6 239.9~9 359.9 m3。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在覆膜滴灌形式下对1年生多倍体青杨(Populus cathayana)扦插苗生长、根系形态、生物量积累和光合作用的影响,选出更适合其生长规律的滴肥方式,旨在提高多倍体青杨扦插苗质量的条件下缩短苗木生长周期,为不同倍性青杨扦插苗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倍体、3倍体和4倍体1年生青杨扦插苗为对象,设置覆膜滴灌下指数施肥(8.01 g/株, EF)、常规施肥 (7.98 g/株, CF) 和不施肥 (CK) 3种处理。每次施肥前测定青杨扦插苗苗高和地径,绘制生长曲线。在生长旺盛期进行生理指标的测定,最终收获苗木后,分离根系对其进行扫描,获得根系形态指标。最后烘干苗木根、茎、叶测定各器官生物量。【结果】 生长结束时与指数滴肥处理相比,常规滴肥处理更显著地促进青杨扦插苗生长,苗高和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27.80%和13.81%(P<0.05),多倍体(3倍体、4倍体)苗木各营养器官生物量显著增加,4倍体青杨插条根系生物量最高为25.73 g。主要表现在多倍体苗木根系长度、根系直径、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量分别显著高出对照182.60%、32.97%、122.02%、119.48%和178.25%(P<0.05),且各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3倍体>4倍体>2倍体植株的。常规滴肥下多倍体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高出14.66%,苗木单株光合产量较对照显著高出38.79%,且各指标从大到小依次为4倍体>3倍体>2倍体。覆膜常规滴肥苗木气孔导度低于指数滴肥,但却保持着较高的胞间CO2浓度,其中多倍体植株气孔导度大于2倍体植株的。【结论】 覆膜滴肥情况下,常规滴肥更有助于促进多倍体青杨扦插苗生长,3倍体和4倍体植株生长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00.
改性PE软管是近几年在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低压管道灌溉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输水管材.本文对改性PE软管输水性能、特点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参照我国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南、河北的有关经验给出常用规格的改性PE软管在低压输水灌溉应用中的主要水力要素参数改性PE软管低压输水性能一览表,供各地从事低压输水灌溉的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