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24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47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RAGA的PPC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问题 ,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 ( PPC) ,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 ( 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 ,将多维数据指标 (样本评价指标 )转换到低维子空间 ,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本的优劣 ,从而做出决策 .最大限度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矩阵取值的人为干扰 ,取得了满意效果 ,为节水灌溉项目投资决策及其它评判决策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方法与思路 .  相似文献   
62.
提出用植株生理电阻的变化反映干旱造成植株体液浓度的改变,得出生理电阻R=40~50kΩ时玉米水分适宜,或植株生理电阻亏缺指数RSI≥0.20时玉米水分亏缺.必须灌水.并用套针式点电阻传感器诊断玉米亏水.  相似文献   
63.
果实主要因水分含量变化而引起的体积微变化包括日收缩和日净增长两个过程,果实水分含量日变化过程受到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其中土壤水分起主导作用。树体缺水时果实净增长量主要因水分向其它器官转运过多而受到影响,相比较而言,依据果实微生长规律控制灌水,不仅能节水,同时可使柑桔生长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4.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干旱期控制灌溉和施化肥对春小麦产量形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本试验设计包括干旱期灌溉供水30,60,90 mm和不灌溉等四种水处理,施肥处理包括施化肥(磷酸氢二铵248kg/hm~2)和不施肥两种处理,二者相互交叉配置共组成八种水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期灌溉与施肥处理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与无灌溉处理相比,干旱期灌溉能产生更大更深的根系和更大的叶而积指数(LAI).与相应无灌溉处理相比,不施肥下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可导致0~120 cm土层平均根生物量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了30.6%,49.5%,74.4%,LAI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了12.3%,28.1%,45.1%;施肥条件下平均根生物量最大值分别增加了31.7%,52.3%,75.1%,LAI最大值分别增加了13.6%,28.0%,47.1%.这表明干旱期灌溉与施肥具有克服干旱胁迫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显著效果.干旱期灌溉与播前灌溉等相比,具有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显著效果.其中不施肥下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处理下籽粒产量分别达到1 849.5,2363.4,2871.2 kg/hm~2,比相应的无灌溉的产量(1326.8 kg/hm~2)分别增加了39.4%,78.1%,116.4%,WUE提高了26.6%,48.2%,66.1%;施化肥且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其籽粒产量分别为2 104.9,2 715.7,3 318.6 kg/hm~2,比相应只施化肥不灌溉的籽粒产量(1465.2 kg/hm~2)分别增加了43.7%,85.3%,116.5%,WUE分别提高了30.6%,54.4%,74.2%.各处理下的最高籽粒产量(3318.6 kg/hm~2)、最大水分利用效率(8.516kg/hm~2·mm))在干旱期灌溉90 mm且施化肥的组合处理下一致达到,表明这是半干旱区的一种高产高效的农田管理措施.以上研究结果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为系统认识宁夏贺兰山东麓扬黄新灌区土地在利用变化背景下,土壤质量演变的一般规律,用空间换时间的田间取样方法,分别从利用方式、土壤分层、利用年限的角度构建数据体系.结果表明,相对未利用对照地,耕地土壤中有机碳和盐分发生表聚现象,园地20~60cm土层中有机碳和盐分明显富集;随利用年限的延长,早期耕地和园地表层中有机碳和盐分含量都呈现先降后升的格局,但后期变化趋势出现分异.园地和耕地表层土壤中wC/N,wC/P随利用年限的延长表现出近似的变化趋势,但后期土壤中wC/N开始趋近于未利用对照地,土壤中C-N循环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耕地、园地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土地退化防治价值,但是园地具有更突出的生态适宜性,耕地长期利用下的次生退化问题依然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66.
张建  李宁 《科技信息》2012,(33):211-212
通过对宜昌市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的调查以及对宜昌市消费者回收态度的分析,揭示了宜昌市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宜昌市市情和消费者态度提出了废旧家电回收的可行性建议,即消费者激励机制,包括经济激励机制和非经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7.
曾娟 《科技信息》2012,(11):87-90
本文通过对宜昌站水文站1882-2009共128年的水文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最新版本的IHA软件(水文改变指标软件),用RVA方法将1882-1969年做为河流未受扰动时间段,将1970-2009年作为由于建坝而产生的人为扰动时间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相距建成使宜昌江段的水文状况的变法速度以及频率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每月平均生态流恢复目标见表4。八月份、十月份的流量数据超出了RVA边界范围。可以采用改变相应的水库调度方式,使宜昌江段的水文情势尽量的接近天然状态,减少人为的干扰。总的来说,大坝的修建对宜昌江段的水文情势有一定的改变,但从综合改变率指标反映改变幅度并不是很大,说明宜昌江段的水文情势总体情况良好,个别超出RVA范围的指标需要水资源管理部门引起重视,避免进一步的恶化。  相似文献   
68.
为了对网络水军的频繁发帖、顶贴进行控制、监督,设计一种文本认知Hash技术,对网络中存在的发帖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发帖的文本Hash值,然后通过发帖Hash值之间的比较,确定该贴是否为灌水帖,并对该贴作出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69.
基于水分收支平衡原理, 观测2012年生长季张掖绿洲的水分收支分量动态特征, 探究灌溉对绿洲水分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 1) 无降水及灌溉时, 绿洲内40~100 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高 0~20 cm的土壤, 强降水事件对0~20 cm的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 而灌溉事件对 0~100 cm的土壤含水量有明显影响; 2) 无降水及灌溉时, 绿洲的日均蒸散发(ET)为2.83 mm/d, 降水事件后3日蒸散发量为降水之前的 1.16倍, 灌溉事件之后2日蒸散速率为灌溉之前的1.88倍, 说明灌溉对绿洲的蒸散发影响更为显著; 3) 绿洲生长季水分收支收入项(降水和灌溉, P+I)中, 灌溉占89.7%, 水分支出项主要为深层渗漏(DP), DP/(P+I)为81%; 4) 2012年生长季绿洲灌溉需水量为213 mm, 实际灌溉量比灌溉需水量多出474 mm, 远远超出所需, 水资源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70.
为了高效、快速检测农田灌溉水中阴离子,建立利用离子色谱并结合固相萃取技术测定F-、Cl-、3NO-、24SO-4种离子的方法.讨论淋洗液浓度和流量对离子保留时间和分离度的影响,并优化出最佳色谱条件.结果表明:针对此类样品,选择淋洗液浓度4.5,mmol/L Na2,CO3/0.8,mmol/L NaHCO3,流量为1,mL/min作为最优分离条件.4种离子的检出限为0.002~0.048,mg/L,精密度小于2%,回收率为93.79%~104.30%.该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农田灌溉水中多种阴离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