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7篇 |
免费 | 81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1篇 |
丛书文集 | 40篇 |
教育与普及 | 18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1920篇 |
自然研究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75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123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28篇 |
2005年 | 109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为给五马河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以五马河流域中三元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利用相关评价方法结合地理信息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采用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插值分别对土壤中养分及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含量水平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中全氮(TN)、全磷(TP)、有机质(SOM)总体含量较丰富,全钾(TK)非常缺乏。土壤养分空间分布TN和SOM含量北部高于南部,TP和TK含量南部高于北部; TN含量最低分布在西南、SOM和TK在中部、TP在东北;(2)Hg、Ni、Cu和Zn平均值高于贵州省背景值,Cd高出背景值和中国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存在污染现象,Cr和As为清洁;重金属空间分布Cd、Cr、Hg、As和Zn含量北部高于南部,Ni和Cu含量南部高于北部; Zn含量最高分布在东北、Cu和Ni分布在中部少部分区域,Cd、Cr、Hg和As分布在西北;其中西北存在Cd污染,中部和西南少部分区域存在Cu污染,东北存在Zn污染;(3)部分采样点Cd、Hg已存在潜在生态风险,Cr、Ni、As、Cu和Zn为轻微潜在生态风险; 25%采样点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为中度风险,其余为低风险。 相似文献
102.
科技服务业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科技与经济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对长三角区域科技服务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长三角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旨在构建系统的、优势互补的长三角地区科技服务一体化合作体系,全面加快该区域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3.
以长三角区域16个核心城市2003年~2012年的物流空间布局演化特征为基础,从需求、供给、产业环境和政策等4个维度选择了影响物流集聚度的影响因素,并实证分析了这些因素对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10年来,长三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同时受到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各城市物流集聚呈现分化态势,经历了"三心多点"到"两极一心多点",再到"一极一团一走廊"的阶段性演化.(2)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的演化是区域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劳动力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而第二产业的规模对物流集聚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4.
河流水资源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河流中水体的功能和作用,从生态保护、兴利运用和防洪减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河流水资源结构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河流水资源可划分为生态水量、安全水量、风险水量和灾害水量四部分,各部分水量由特定的流量来界定.以北方河流为背景,在对4种水量的概念及其功能与作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类水量的计算方法;研究了松花江哈尔滨水文断面的水资源结构划分和各类水量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对河流水资源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实现分类管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5.
长江三角洲平原粘土矿物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RD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15个表层样品和5个剖面样品中的粘土矿物.结果表明: 表层样品粘土矿物含量和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以本区7 500-8 000a前古岸线为界呈现了明显的分区现象,指示古岸线东西两侧物源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剖面样品中伊利石和高岭石含量相互消长的变化则反映了晚更新世末以来气候的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106.
海河河口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口淡水对盐度乃至生物产生的影响.以海河河口及近岸海域为对象,通过建立入海径流与盐度的回归关系,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多年平均盐度值作为盐度控制标准,以计算得到的该标准下的入海径流21.6亿m^3作为海河河口生态需水量,对海河流域年内过程和各水系的生态需水进行了分配、在与现状生态用水比较后可知,大部分年份均不能满足生态需水要求,应加强人工调控.保证入海水量需求、 相似文献
107.
根据长江历年来的洪涝情况,运用控制论,把长江流域作为受控对象,运用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其气候、水文、土壤等特征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控,然后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一个闭环控制模式,从而实行对长江洪涝灾害的管理和预测. 相似文献
108.
长白山火山区放射状水系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系分维反映了水系的发育程度,体现了河道的复杂程度.以TM遥感数据和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应用图像分析软件ENVI对长白山火山区水系进行了盒维数计算,经统计分析得到了该区四个子区域水系及整个区域水系的分维数.结果表明:长白山火山区水系分维数西部最大D=1.425,东部最小D=1.212;四个分区分维数的差异直接反映了其流... 相似文献
109.
ZHONGXiang-hao SHIGuo-yu XUQuan-xi CHENZe-fang LIUShu-zhen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英文版》2005,10(4):621-627
The sediment load and river sedimentation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has been undergoing constant changes as complex landformlarge mountain area and plentiful precipitation make the drainage area of Yangtze River very vulnerable to water erosion and gravity erosion. Through analyzing the hydrological and sediment load statistics recorded by major hydrological stations along Yangtze River since 1950s, and editing the accumulation graph of annual runoff volume and annual sediment load, we find out that the suspended-sediment of Yangtze river has been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Wulong Hydrological Station on Wujiang River, Beibei Hydrological Station on Jialingjiang River, Lijiawan Hydrological Station on Tuojiang River and Gao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on Minjiang River,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Cuntan Hydrological Station along Yangtze River mainstream share the same experience too. But the statistics obtained at Pingshan Hydrological Station on Jinshajiang River shows the sediment load there has increased. Taking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cauls for the sediment load decrease of Jialingjiang River, Tuojiang River, Minjiang River and Wujiang River and provides us both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river sediment change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river sedimentation. 相似文献
110.
丽娃河受损退化生态系统的近自然恢复工程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丽娃河为例,针对其富营养化现状及河道特征,在传统环境工程治理基础上,构建立体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实施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比较丽娃河在工程前后的水质和动植物群落的变化来验证近自然恢复工程的效果.研究表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实施一年后,总氮和总磷分别降至0.41mg/L和0.03mg/L;叶绿素a降至7.86μg/L,水质从原来的Ⅴ类降至Ⅱ类标准(GB3838-2002),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除此之外,近自然恢复工程通过直接引入滤食藻类的底栖动物和鲢鱼鳙鱼,在调控藻类生物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实践证明,近自然恢复工程在丽娃河案例中是行之有效的,且耗资少,可以在城市生态系统近自然恢复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