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2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综合类   2164篇
自然研究   9篇
  2025年   40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塔北地区多个碳酸盐岩露头的深入研究,认为该区域碳酸盐岩依次经历了硅化→热液白云石化→方解石化3个主要的后期成岩作用改造。通过对包裹体、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硅化流体具有高温度、高盐度特征;热液白云石化流体具有相对基质白云石明显的Eu正异常以及更高的轻重REE的分异度,而对方解石化流体的平衡水的计算可知,δ18OSMOW主要分布在+5.5‰~+12‰区间内,与岩浆热液流体的同位素值相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存在岩浆热液对塔北地区碳酸盐岩的后期成岩改造。此外,通过对各露头碳、氧、锶同位素等的分析发现,后期成岩流体具有复杂性和叠加性,存在有机碳的影响以及大气淡水、壳源富87Sr地层水的混溶。岩浆活动为热液循环提供了大量的热源,异常的热事件驱动成岩流体进行广泛的循环流动,对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热液成岩改造,同时岩浆热液也为成岩流体提供了诸如Si,REE等物质组分。晶洞内大量石英、硬石膏的发现说明研究区域的碳酸盐岩经历了广泛的酸性溶蚀作用,具有岩浆活动背景的开启性断层发育带成为有利的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22.
Coalbed methane (CBM) accumulation models include continuous gas accumulation and staged gas accumulation.However,studied 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ces to evaluate staged accumulation CBM are lacking.This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obtained th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ethane and ethane generated at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s using thermal simulation of samples prepared by treating an herbaceous swamp pea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methane and ethane were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thermal evolution level of the starting sample,while the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turity of gases.Th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gases generated by coal-forming organic matter with Ro values from 1.2%,1.7%,2.4%,3.2% and 3.7% to 5.2% were determinat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 values and the carbon and hydrogen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gases generated by coal-forming organic matter at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s as well as the carbon or hydrogen isotop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thane and ethane were established.The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studying the genesis of CBM generated at different maturity intervals and understanding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d accumulation CBM.These results were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n CBM from the southern Qinshui basin,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BM accumulated after the Middle Jurassic and was characteristic of staged gas accumulation.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geological studies,and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of therm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valuating the genesis of natural CBM.  相似文献   
2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切谷沉积体系及有利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切谷是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的一种重要沉积体系。在分析了地震反射特征、沉积学特征以及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下切谷沉积体系及有利勘探方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的下切谷存在垂向加积充填型、侧向加积充填型、杂乱型和复合型等4种充填类型,以及单一型、多分支型、复合分支型3种分布样式,并具有明显的地震反射、沉积及电性特征。在该区横切下切谷断层的下降盘易于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这也是下切谷沉积体系发育的主要油气藏类型,并具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东缘及南缘下切谷沉积体系入湖段低位扇体是该区寻找下切谷体系油气藏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4.
盐水含水层CO2 埋存能力是关乎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问题.四川盆地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油气产地,其深部盐水含水层的CO2 埋存前景尚缺乏比较深入的定量研究.三叠系雷口坡组(T2l)是四川盆地的优质卤储层,其四段(T2l4)、三段(T2l3)、一段(T2l1)可作为CO2埋存的目标储层.基于多井并注超压解析解,采用MATLAB语言脚本CO2BLOCK,评估了雷口坡组深部盐水含水层的CO2 埋存能力.结果表明:在连续注入CO2 30 a的条件下,四川盆地雷口坡组储层的CO2埋存能力为0.83 Gt,以雷口坡组四段的埋存能力最大,雷口坡组一段的埋存能力最小.雷口坡组四段、三段、一段的单井最大可持续注入速率分别为0.550、0.051、0.054 Mt/a,对应的最大可持续超压分别为3.09、5.67、6.55 MPa.T2l4、T2l3 和T2l1 这3个储层的经济最优方案(井数/口,井距/km)分别为:(16,17)(20,17)(16,19),经济最优方案对应的埋存容量分别为0.50、0.07、0.04 Gt.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志丹延安组下部储层特征,分析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为储层的分类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储层岩性和实测物性资料,结合铸体薄片、压汞、扫描电镜等实验方法反映出的孔隙结构特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统计不同地质因素对物性的影响程度。结果研究区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粒、细粒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溶孔次之。孔隙结构以小孔隙—粗喉道为主,储层孔隙结构微观非均质性强。结论该区储层的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了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26.
 从区域沉积背景出发,以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为基础,对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泉四段的岩石类型、粒度分布、沉积构造、泥岩颜色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各类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确定其为三角洲沉积,包含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其中,平原亚相可识别出分支河道、决口扇、天然堤、废弃河道、湖泊沼泽微相;前缘亚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远沙坝、水下天然堤和支流间湾等微相。依据沉积微相与地层格架的成因关系,在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应用取心关键井建立了沉积微相的定量识别图板,对非取心井进行沉积微相的定量识别与划分,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及剖面图,总结了微相类型的平面和纵向展布规律及其与含油性的关系,指出分支河道砂体发育规模、连续性、储集性、含油性最好,其次为河口坝砂体,为研究区下一步的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7.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度。以黄河流域下游山东省段9个地级市2 371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为研究对象,剖析该地区案件特征,并运用LMDI模型解析案件影响因素,明确主要驱动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程度,为黄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损害防控提出策略。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大气污染的案件占比最高,达75.6%;案件赔偿强度与生态环境损害成本率是抑制案件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德州市案件赔偿强度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贡献度为-993.71%,济南市生态环境损害成本率抑制作用最强,贡献度为-301.96%;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对案件数量增长起正向驱动作用,但人口数量的贡献度较小,其中济宁市经济发展水平正向驱动作用最强,贡献度为23.71%。基于此,可通过促进经济绿色转型、赔偿模式多样化等措施来控制生态环境损害。研究成果有望为黄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8.
新南海(中央海盆)扩张,礼乐盆地从南海北缘漂移到现今的位置;由于礼乐盆地主成盆期发生在新南海扩张之前,探讨礼乐盆地漂移前(主成盆期)的位置,可明确盆地主成盆期的构造演化与盆地性质、物源体系与沉积充填特征、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及凹陷优选。利用综合类比研究方法,通过磁条带异常、新生代基底岩性、中生代地层展布和古生物特征等四个方面分析认为,礼乐盆地与珠江口盆地东侧具有相似的中生代地层岩性、地层展布特征、古生物特征和沉积环境;说明礼乐盆地主成盆期发育期间,即在新南海扩张之前的古新世-早渐新世期间(32~65)Ma,盆地位于中沙群岛与东沙群岛之间,更靠近珠江口盆地的潮汕坳陷。  相似文献   
29.
鄂尔多斯盆地长7致密油水平井衰竭式开发产量递减变化规律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初期稳产阶段,主要受人工裂缝周围体积压裂未返排液补充能量的影响;二是递减较快阶段,由压裂未返排液能量补充向溶解气驱的转化过程;三是稳定递减阶段,主要受溶解气驱的控制,基本符合双曲递减规律。在这些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开发试验效果评价,确定合理的水平井体积压裂衰竭式开发关键技术参数:井距500~600 m,人工裂缝段间距90 m;排量10~12 m3/min,单段入地液量和加砂量分别约为1 100和100 m3;生产流压在初期稳产阶段略大于饱和压力,递减较快阶段略低于饱和压力,稳定递减阶段保持不低于饱和压力的2/3;致密油示范区水平井初期单井产量达到周围定向井的8~10倍;年累积产量达到同样面积直井的1.4~1.8倍,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30.
通过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滩相储层发育特征及影响储层孔隙形成、保存的主要成岩作用进行详细研究,并结合烃类充注期次,探讨滩相储层的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以鮞粒灰岩为主,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等次生孔隙构成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孔隙的形成受泥晶化、溶蚀、胶结充填、压实压溶、构造破裂等多种成岩作用影响,其中大气淡水溶蚀作用是储层次生孔隙形成的关键,I期埋藏溶蚀作用为烃类充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储集场所,而大气淡水方解石胶结作用则对次生孔隙保存起到明显的破坏作用;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经历了石油充注前形成溶孔且孔隙增减交替变化、油向气转化期溶孔孔隙减少、油向气转化后形成裂缝、溶孔且孔隙缓慢增加3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