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4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文革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热门话题。贾平凹的新作《古炉》一反控诉与揭露的叙事角度,以寓言式的写作方式来表达作者本人对于文革、人生以及人性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2.
青年诗歌是"'文革'地下诗歌"的精华,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不仅是"'文革'地下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为新时期新诗潮的涌现作了充分的艺术准备。本文详细论述了青年诗歌的成因、思想意蕴、艺术特质及其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53.
《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当时的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和仇恨。从作品中作者对善良、正直的赞扬,对复仇者暴力行为的否定,可以感受到作者所具有的人本精神和明确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54.
辛亥革命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世以来直至今日的焦点事件,完全在于她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结束根深蒂固的传统制度,开启以民主政治制度为保障的现代化实践,是辛亥革命完成的时代使命。从这点讲,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之关键。近世以来,中国问题变得如此复杂,其间受到多重干扰,但是现代化始终是中国社会寻求进步的主线,深入考察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内在因素及相关问题,辛亥革命是一个很恰当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5.
术数学源于先民的巫史文化,是中华道学文化的一大支柱。从美国系统科学家拉兹洛教授挽救人类精神困境与全球生态危机的"意识革命"论看,术数学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灵性,促进全球化的"文化转型"。术数学既为中国传统文化,亦需珍惜。保存了中国的过去,也就保护了中华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56.
1919年3月成立的共产国际,是世界各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其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史学界过多地论证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负面影响,但笔者认为,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应该占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57.
"文化大革命"时期,普通群众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了双重作用。一方面,普通百姓的盲目崇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误入歧途的社会基础,大中学生的狂热激情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陷迷途的助推力量,知识分子的集体迷失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难以走出迷雾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少数先进人士的理性叛逆成为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误的真理追求,也是时代之需。  相似文献   
58.
随着美国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备受人们关注。本文追溯了物联网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介绍了物联网的原理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物联网在绿色应用方面的巨大市场潜力,指出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全球信息产业的又一次技术革命。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物联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59.
简论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发动充分,从城镇到乡村,从知识层到工农层妇女都动员起来了,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特别是农村大革命中,湖南妇女真正起到了“半边天”作用,涌现了大量的妇运积极分子和领袖人才,为中国妇运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0.
In a number of papers and in his recent book, Is Water H2O? Evidence, Realism, Pluralism (2012), Hasok Chang has argued that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emical Revolution provides a strong case for the view that progress in science is served by maintaining several incommensurable “systems of practice” in the same discipline, and concerning the same region of nature. This paper is a critical discussion of Chang's reading of the Chemical Revolution. It seeks to establish, first, that Chang's assessment of Lavoisier's and Priestley's work and character follows the phlogistonists' “actors' sociology”; second, that Chang simplifies late-eighteenth-century chemical debates by reducing them to an alleged conflict between two systems of practice; third, that Chang's evidence for a slow transition from phlogistonist theory to oxygen theory is not strong; and fourth, that he is wrong to assume that chemists at the time did not have overwhelming good reasons to favour Lavoisier's over the phlogistonists' view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