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刘勰认为乐府是"诗"与"声"的合一,要以雅乐来配歌辞,从而达到观风识礼的目的.对于刘勰的乐府观,后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解.联系刘勰生活的时代,试图对《乐府篇》作具体的阐释,并与其诗歌观进行比较,从而对其乐府观有一个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52.
针对关于潘之恒《亘史》中谢榛卒年记载的争议,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谢榛著述的梳理,结合相关材料,肯定了潘之恒的观点,并得出谢榛卒于1576年初的结论。  相似文献   
53.
南朝是一个玄风复阐、三教连衡的时代,表现为儒道会通、佛学玄化及诸家思想的大融合。在本体论上表现为道本儒末,体用一如等特征,在圣贤观上既孔老同尊,又认为孔子高于老子,孔为圣老为贤。刘勰的《文心雕龙》与《刘子》体现了这一时代思潮的特征。  相似文献   
54.
采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藏药“佐志达协”中微量金属元素锌,经试验用王水消解试样。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较十分接近。加标回收率为94%-104%,在0.0-7.0微克锌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谢晋电影、对中国电影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回顾,可以对其电影创作中体现的国族想象、以家论国的主题意义,儒家文化道德理想和精神底蕴,进行深入的探寻.此外,通过对谢晋电影叙事形式和镜语系统的检察,还可以进一步认识谢晋电影在拓展和创新中国主流电影形式中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6.
肇始于先秦的"言意之辨",在老庄那里体现的是语言面对"道"的无奈和困窘,但对文学语言的自觉形成启发.到了六朝时期,一场哲学争论使得文学语言开始走向自觉,并最终在刘勰和钟嵘那里步入全面自觉的境地,且在创作论和接受论的共融中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57.
如果以综合有序的语义结构和完整自足的审美客体观照谢灵运诗,便可借前人“深秀”一语总括其审美特质。谢诗通过锤练章法句法字法及用典法彰显诗艺与诗蕴的双重深厚而形成深美特质;通过繁富的物象、逼真鲜明的意象及自铸的语象达成状溢目前的诗境而形成秀美特质。二者作为谢诗审美特质的两翼,又深深植根于作者原初的创造意图与过程中。  相似文献   
58.
从"养"与"悟"看谢榛诗学的内在矛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认为诗所必具者为体、志、气、韵,四者之根本在养与悟.由养以发其真,由悟以入其妙,其中蕴涵着性灵的倾向,更多的蕴涵着格调.由兴以入自然之妙的诗作易于达至真境;气贵雄浑意味着以高格衡诗,由改以入合于诗法的精工之妙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兴致而无缘真境.这些都体现出谢氏诗学内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力电耦合载荷作用下,压电梯度材料双边切口薄板中切口前缘应力场的分布及其应力集中效应,重点讨论了外加电场、切口张开角、切口深度以及材料梯度分布特性的变化对切口前缘应力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外加电场作用下,切口张开角度、切口深度和材料的梯度变化等对切口尖端应力集中因子、切口前缘的应力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压电梯度材料的抗疲劳断裂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0.
“甬上四先生”除杨简外,都表现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融汇主张。舒磷的存养工夫表现出“平实”的色彩,他不太注重通过自身的冥神苦想达到对“本心”的领悟和融通,而是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渐次努力淬炼道德品质。舒磷很少讲象山倡导的“易简功夫”,倒是有一些去欲存理的渐进工夫。沈焕的精神气质与思想风貌与舒磷比较接近,在尊崇德性自觉,发明本心之善的前提下,还是着眼于躬行实践的踏实工夫。杨简讲“绝四”工夫,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将重点放置在“毋意”上,让本心保持一种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明鉴”的状态。通过“毋意”的修养工夫便可维护本心之善,使“心”恢复到寂然不动和无尘无垢的本来状态。袁燮认识到“先立乎其大”是引领人们从事存养工夫的先决条件,“心”与事物相接时要做到“以道理观之”,道理准则的运行依赖本心的知觉功能,强调本心是人的先天固有的,也承认后天环境对人的铸造,在修养论上呈现出调和的色彩,注重精思与兢业的并进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