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9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朱鸿是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的优秀散文家。其早期作品重在抒发个人的生命体验,表现出对自然、社会、人生敏锐而细致入微的感受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他提出"作家的思想者化",提倡怀疑精神、独立人格、批判态度,并用丰厚的创作实绩对历史和文化夹缝中的人性和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严肃的探索。  相似文献   
42.
香港小说家西西的作品已在香港文学中日益被经典化,其小说中对于女性意识的建构与丰富渊博的知识性叙述,既是西西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又是西西在众多香港小说家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之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西小说是香港的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最明显的标志,体现了香港文学的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43.
慧寂是沩仰宗的创始人之一。《五灯会元》记载有他的传法事迹,但有关他的籍贯张冠李戴,晚年事迹不明,传法活动及示寂、入塔均无确切地点,故以考证。  相似文献   
44.
培田八景有新老之分,反映了前后400余年间吴氏族人的信仰变迁。笔者就"云霄风月"和"马刹晨钟"两则,依据流传至今的史料、诗词文赋、传说故事以及信仰现状,着重分析培田八景中的信仰变迁的路径以及导致其变迁的内在因素。指出八景的变化看似审美情趣的转移,实则是在社区精英主导下完成的利益诉求,其目的在于凝聚宗族,对内配合族规家法而实现和谐自治,对外则谋求扩大生存空间,优化生活环境以及实现资源的占有和自然与人文边界的明晰。  相似文献   
45.
对洪仁开《资政新篇》的解读必须掌握其内在的总体逻辑和整体思路。这份文件的主旨是“新民德”,即以上帝教为核心价值观塑造民众新道德。通过阐发如何“新民德”的问题,文件构建了一个以上帝教为精神伦理的开放的工商社会秩序。文件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纲领的观点可以成立。洪仁王干对“新民德”主张的系统思考和阐发,确立了《资政新篇》在近代维新思潮中的先驱者地位,奠定了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天朝田亩制度》重构农本社会秩序到《资政新篇》再构工商社会秩序,鲜明地反映了近代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6.
清道光年间,唐鉴编撰《清学案小识》,总结了自清初至道光中期200余年的学术盛衰。是书旨在排斥非理学学派,巩固程朱理学正学地位,因而它自刊行以至于今,饱受世人的争议。《学案》一书固有诸多“不可”,深陷门户,但是它也自有价值所在。它不仅为后人研究清代理学留下了大量的资料,同时,它确立起清代理学的道统,直接推动了晚清理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47.
从诗经学的研究看刘敞对欧阳修经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宋庆历年间,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经学思潮,即宋学。促成宋代这种经学风气转变的标志性人物有人认为是欧阳修,也有人认为是刘敞。而从刘敞的《七经小传》和欧阳修的《诗本义》来看,可以发现刘敞对欧阳修的经学思想明显产生了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七经小传》的成书早于《诗本义》;二是对《诗经》的研究在论述的形式上,《诗本义》与《七经小传》有相似之处;三是对《诗经》的论述在思想内容方面,《七经小传》为《诗本义》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比较了两岸三地现行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异同,并提出了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潇河发源于晋中市昔阳县沾尚镇陡泉岭,自东向西流经山西中部,于太原市清徐县注入汾河,全长137km,流域面积近4000km^2,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有不少学者对潇河水利方面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今后水利事业的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停留在农田水利工程与技术介绍的层面之上,而且简单重复的现象比较明显,研究理论和方法较为单一。今后潇河流域水利问题的研究应综合多学科。从历史、社会、生态多方面对潇河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50.
潇河发源于晋中市昔阳县沾尚镇陡泉岭,自东向西流经山西中部,于太原市清徐县注入汾河,全长137 km,流域面积近4 000 km2,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有不少学者对潇河水利方面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对今后水利事业的开展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停留在农田水利工程与技术介绍的层面之上,而且简单重复的现象比较明显,研究理论和方法较为单一。今后潇河流域水利问题的研究应综合多学科,从历史、社会、生态多方面对潇河重新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