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宋代元宵节已具备以僭越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价值取向,以诙谐文化为内容的民间表演形态,有着以物质和肉体为中心的生命诉求,因而成为与欧洲中世纪狂欢节相映成趣的中国式的狂欢节的代表。  相似文献   
22.
对两届中国-东盟武术节赛事状况及品牌建设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随着武术在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赛事取得一定成绩;赛事体系不成熟,品牌建设上存在很多问题;运动员对武术文化认识浅显,影响赛事质量.提出建议如下:构建赛事品牌,明确赛事定位;建立系统的品牌意识,增强宣传的专业性、健全赛事设施、完善赛事制度;中国-东盟武术高峰论坛与武术节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3.
在家庭和祠堂里祭祀祖先是有选择的。祖先因为子孙的成长和增加,面对被新去世的子孙取代、失祀或失去个人性格的危机。因此,祖先可以是善意的、泽惠子孙的,也可以是恶意的、嫉妒子孙的。祖先和子孙之间是合作的、也是竞争的。香港新界粉岭围彭氏宗族通过太平洪朝、清明和太平清醮等周期性的节日,一方面组织地域社会人群、确认宗族成员身份;另一方面调合地域宗族里的祖先和子孙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祖先"和"孤魂野鬼"之间,小心翼翼地祭祀拥有集体性格的、既亲近又疏远的"先祖",免使其沦为无祀的游魂野鬼,危害生生不息的子孙。  相似文献   
24.
主要对广西博白县大坝镇元宵节民间游神活动的起因、过程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发现大坝镇群众通过迎神、唱戏、请神、生侗、游神、送神等六个主要环节的活动,表达了群众对自然精神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时代背景下,则更多的体现了人们通过游神来自娱自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25.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上举行的广西宾阳县炮龙节文化发展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仍存在产业化市场意识不强、专项法律规章缺少、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此,应挖掘舞炮龙文化的经济价值,着力打造舞炮龙狂欢节,形成地方文化品牌与产业链,产生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6.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举足轻重的大国,楚国的水上交通在当时诸侯国中是较为发达的。研究楚国的水上交通,对进一步了解楚国的发展历史和进一步认识先秦时期南方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与中国在纪年采用西历的同时很多传统节日仍然延续农历行事的状况不同,日本在推行西方历法之后出现了传统节日适应于西历的现象,如新年元旦虽以西历日期为准其内涵却是农历新年的习俗。但因为国家意识、人口流动、媒体宣传以及商业资本等原因,这种被认为是"传统"的元旦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版的元旦文化其实只是各类文化元素的集合体所形成的一种抽象的形象化而已,已经不存在具有整体面貌的元旦文化了。但民众在其中选择自己喜好的文化元素,即使发生某种变化也在体验实际而具体的节日文化所带来的快乐,其变化所反映的勃勃生机以及创造性正是现代日本都市社会的节日文化之传承本质和继承方式。  相似文献   
28.
年节活动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积累与当代生活交融的文化语境,随着时空变化必然产生不同的样相。进入21世纪的台湾台北市、县,年节活动受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影响,与旧时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显示了产官学集体创作、万民参与欢庆的嘉年华会中的后现代拼贴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9.
从唐诗宋词的角度解读元宵节这一兴于汉完备于唐的娱神节日,剖析了至唐代始设灯节后,宋时完全形成的官民同乐的新局面,并把握其不断发展的节俗内涵,探究随着唐朝由盛转衰,其应节食品开始出现的“团圆”主题.揭示南宋建立后这一主题的深化,传达出至此正式确立的新节俗内涵。  相似文献   
30.
浅谈彝族火把节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火把节影响广泛,历久不衰,家喻户晓。它具有彝族火崇拜的文化意蕴;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