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65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陈寿祺是清嘉道年间的代表学者,学通汉、宋,世称“通儒”,因其早年学历、交游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其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辑佚方面尤为突出。考证陈寿祺生平经历的五个发展阶段、学风衍变的基本过程,并且简略地考释了《尚书大传》、《五经异义》、《三家诗遗说考》等其在辑佚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相似文献   
102.
在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庶族地主上升的大背景下,在大唐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中,武则天依靠个人权术,经历数次斗争,终于登上皇位,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相似文献   
103.
早午战争时期,随着战局的变化,中国官僚士大夫的心态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从战前的轻日心态,逐渐发展到战争中期对日本的重新审视,战后更进一步发展为师日心态。官僚士大夫心态的转化和觉醒,标志着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了具有自觉意识的近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东方辩证法>一书中有关<易经>对西亚圣经文化、美洲玛雅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于漪的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她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匠心地营构节奏,赋予课堂教学诗一般整齐而和谐的韵律,音乐般强烈而鲜明的节奏美感。  相似文献   
106.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调查、专家访淡等方法对云南的楚雄、红河;贵州的毕节;四川的凉山等地部分彝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正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在分析与归纳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因素基础上,提出健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制度,重视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彝族原生态资源名录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7.
1904年英国军队开进拉萨,对西藏发动了第二次战争,从而使涉藏问题更加复杂化。面对涉藏问题,上海等地的各类报刊给予了及时全面的报道。杨庶堪等一批开明人士,虽处于相对闭塞的重庆,却能创办《广益丛报》,并通过该报把上海等地的各类报刊关于涉藏问题的报道继续传播到以重庆为中心的许多城市。《广益丛报》揭露英帝国主义对西藏的侵略;报道中国政府治理西藏的得失;介绍民间对涉藏问题的关注;记载驻藏官员对外国媒体介绍治藏"新政";强调主权的不可侵犯。一百多条共四万多字的报道是我们今天研究晚清涉藏问题的重要资料,亦可以作为批判"西藏独立"论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8.
滇东、黔西自古存在两条南北向由四川南下的道路,后来经过秦汉两代王朝的大力开拓,后世称之为五尺道、南夷道,形成一个民族迁徙、文化交流、商品运输的通道,这就是蜀彝走廊。蜀彝走廊由于所在区域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民族迁徙出现多途径、多向性,文化交流呈现多元化和多样性。蜀彝走廊是中央王朝控制南中地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云南通往内地的重要途径。而以金属矿料为核心的云南产品通过蜀彝走廊输入内地的同时,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及其他物资亦源源不断输入云南、贵州,以及东南亚、南亚地区,因此这种交流是有来有往双向性的。  相似文献   
109.
凉山彝族的丧葬习俗在经过先辈们不断演变后一直延续下来,逐渐形成了如今独特而丰富的丧葬文化。小凉山子差拉彝族是凉山彝族的重要分支,当地丧葬习俗复杂,文化内涵丰富,在传承了凉山彝族丧葬习俗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特殊的人文、历史、地理,发展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丧葬习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0.
从学术思想性质上将文景之治概括和指称为道家政治、黄老政治、老子政治,是自清末夏曾佑首倡以来至今流行的一个观点,但它是一个见道不见儒的有漏之见,漏掉了指导思想、政治礼乐制度和社会领域的基本事实和懦学存在,因此不能成立。由对春秋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实况和实义省察,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的上层政治变动中,儒家伦理观念依然通行于上下各个人之间,认证儒家伦理社会是其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地基和底子。秦帝国的历史变动及其焚书坑懦并没有颠覆社会的伦常文化结构,没有试图重新改造与铲除这个儒家社会地基,儒家社会依然价值地存在着。汉兴,吏民皆案堵如故,儒家社会继续存在。刘邦称善陆贾《新语》,奠定汉初的政治和思想基础,儒家率先成为指导思想。“无为而治”是懦道共法,是整个汉初政治的统治模式,这个模式是懦道两家共同参与创造的。以“无为而治”为政治模式的文景之治是在刘邦、陆贾奠定的儒家文治思想基础上,在儒家伦理的地基上,在儒家设计的汉廷礼乐制度和以《经》博士为主体的学官教化系统中运行、实施和实现的。文景之治的政治指导思想实际上是懦道双席位制。黄老之学的首席政治代表、关键和领袖人物窦太后的政治权威,保障着文景之治政治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就此人事而言,文景之治是道懦并治。但就“无为而治”实施的《诗》《书》经艺仁义内容,就文景之治与儒家思想的全面关系综合而言,则当说懦道并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