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6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169篇
系统科学   31篇
丛书文集   121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494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微型热光电(TPV)系统多孔介质燃烧器进行了数学模拟,探讨了有关多孔介质的质量守恒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组分方程和状态方程等基本控制方程,由数值计算得到了多孔介质燃烧器壁面的温度分布,并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62.
基于PD型迭代学习的液压机械手轨迹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机械手作业系统的任务规划具有重复性,为了对液压机械手作业动作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了适合机械手作业系统的迭代自学习控制规律.只要增益Kp、Kd及学习因子α满足一定的条件,则该学习控制就是稳定的.通过对系统数字仿真,结果表明带学习因子的PD型迭代学习控制,较传统的PD控制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稳态误差小,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采用这种PD型前向反馈学习控制规律,只要机械手各关节变量的位置锁定,就可在期望的范围内实现抓取和释放动作.因此,该控制算法适合液压机械手系统的控制要求,能对其作业进行有效控制.图6,表1,参8.  相似文献   
63.
通过计算磨球运动的最大速度估算了Mg-Ni粉末在球磨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研究了样品经400 r/min球磨不同时间后的相结构、形貌及微区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球磨速度为400r/min时,可使落入两个直径为20mm的碰撞磨球之间、质量为0.033 3 g的粉末温度从298 K升到932 K.利用实验得出的片状金属的质量(0.015~0.025 g)推算出样品在400r/min球磨时的温度变化范围为845.6~1 409.4 K,使镁粉熔化的最小球磨速度为269 r/min,经400r/min球磨15 h后,Mg-Ni样品由成分不均的晶体相组成,球磨35 h后则转变为成分均匀的非晶体.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64.
利用VISAR系统测量技术和Lagrange测量技术,研究YB AD90陶瓷的动态响应特性,给出了该材料的Hugoniot弹性极限σHEL,动态屈服强度及各实验点的Hugoniot状态量。结果表明:YB AD90陶瓷的Hugoniot形变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弹塑性形变过程;当冲击应力在σHEL为11.0GPa附近的范围内,此材料在塑性区的压缩特性表现出较明显的弥散行为。由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了材料的应力σ和比容V关系的拟合曲线及一个比较简单的应力σ和比容V的Hugoniot动态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65.
针对铁路交通车辆用 60 0 5A铝合金型材的焊接变形 ,采用火焰加热方法进行矫正·研究了火焰加热温度对焊接接头抗拉强度、硬度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加热温度低于 2 0 0℃时 ,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硬度未降低 ,热影响区内软化区的显微组织未发生明显变化 ;当加热温度超过 2 0 0℃时 ,焊接接头的硬度发生较明显降低现象 ,软化区范围加宽·软化区材料性能下降的原因是在火焰加热的热输入过程中过热导致该区晶粒粗大  相似文献   
66.
兰州马兰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不同的原位及室内测试方法,分别在兰州和欧洲两地对兰州地区马兰黄土的物理、力学及水理性质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大量试验资料的统计、计算和分析研究,综合评价了兰州地区马兰黄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揭示了其基本规律,初步探讨了马兰黄土沉积区的地质灾害成因。  相似文献   
67.
含缺陷物体的与时间相关的失效过程是一个热力学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失效过程中发生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现象,不同尺度上耗散结构的自相似性可供从微观过度到细观和宏观,基于缺陷演化过程国局域温度场和热磁效应的实验研究,从统一的宏、细、微观层次体系出发。研究了与时间相关的缺陷体的失效过程,结果表明。这个失效过程并非纯力学过程,其中的热力耦合和热磁效应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68.
无压渗透法制备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无压渗透法制备出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p/Al系统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研究表明:SiCp/Al系统的界面处存在着界面反应,生成Si、A12O3和A13C4等产物,在界面处存在着Si和Mg元素的富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受界面反应和Si元素富集的影响,其中界面反应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当界面反应控制在一定程度时,在基体与增强相的界面处形成比较充分的“机械绞合”,才会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有较大提高,界面上Si元素的富集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一方面它可以控制界面反应的过度发生,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晶格畴变,这两方面效应的叠加,使之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减弱,远小于界面反应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锻压机械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阐述了在工程设计中基于MDT的三维设计技术的实现方法。工程设计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应用计算机三维设计技术 ,在虚拟的装配环境下进行仿真设计 ,以提高创新能力 ,产品开发能力。应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参数化设计已成为当前工程设计的新理念 ,使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产品造型和产品设计是工程技术应用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光束钎焊获得的对接和搭接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光束钎焊对接接头的断裂强度σb、相对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均低于被钎焊母材。同质接头的弹性极限σ0.01、屈服极限σ0.2与母材相当,而异质接头的σ0.01、σ0.2值仅取决于低屈服极限的母材,与高屈服极限的母材无关。对接接头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是非均匀的,同质接头中的钎缝和近缝区的塑性变形量最小,而异质接头中屈服极限较高的母材一侧几乎无塑性变形。搭接接头在拉伸载荷作用下下会产生“折弯效应”,折弯程度随被钎焊母材屈服极限的增加而减小。对接接头的断裂是由纯拉应力导致的,而搭接接头的断裂是剪应力和拉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