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3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533篇
自然研究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以早白垩世Muglad盆地的地质背景为基础, 运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对应力场的分析, 为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提供依据。模拟结果表明, Muglad盆地是受走滑作用和拉张作用共同影响形成的被动裂谷盆地, 指示Muglad盆地是在中生代泛大陆裂解的大背景下, 在非洲大陆的走滑作用和拉张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育的, 而不是简单地由走滑作用诱导形成。  相似文献   
922.
摘要: 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又是生物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等学科和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本文在系统分析四川省实验动物行业结构、生产使用情况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促进全省实验动物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3.
中新世以来滇西高原内红河流域区的古高程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经滇西高原的红河水系将高原内被剥蚀下来的物质输送到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中堆积.滇西高原隆升剥蚀区与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堆积区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系统.采用质量平衡法,将莺-琼盆地内的堆积物回剥至隆升剥蚀区,重建了中新世以来滇西高原内红河流域区所达到的可能高程.16.2~19.6 Ma前红河流域区海拔高度低于560 m,16.2~11 Ma前的隆升使高程升至860~950 m.经过11~5.3 Ma前的剥蚀夷平后,海拔高度降为800m.距今5.3~1.6 Ma前的快速隆升,使海拔高度曾达到2600~2725 m,隆升幅度达1800~1925 m,滇西高原形成.近1.6 Ma以来则主要是剥蚀削低,海拔高度从2560 m降为2300m.中新世以来红河流域区被剥蚀掉约3900 m.  相似文献   
924.
为研究土壤养分流失在流域内不同地貌单元的运移问题,通过建立小流域土壤养分运移数学模型及计算程序的编制,实现了对小流域土壤养分运移的数值模拟.该模型能描述小流域水土流失的水量及养分含量的运移过程,解决了养分源成点源、非点源分布和小流域土壤养分呈带状分布变化的问题,为大面积预测养分运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5.
研究了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与储层发育的关系,证明了以孔隙环边衬里方式产出的绿泥石是深埋地层中孔隙保存的重要机制,环边绿泥石的沉淀及其在成岩过程中的再生长不仅提高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还降低了自生石英在碎屑颗粒上的成核数量并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从而使砂岩中的原生和次生孔隙得以保存.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成因还表明这种产状的绿泥石是三角洲前缘推进的良好标志,同时也说明中国中新生代的湖泊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淡水湖泊,它们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盐度,其对海源流体具有继承性.  相似文献   
926.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砂岩储层分布于印支期不整合面之下,砂岩次生孔隙的成因与印支期暴露时间间隔中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有关,因而越靠近不整合面的上部油层组,砂岩物性越好,同时储集空间中次生孔隙的比例也越大.孔隙的这种成因模式和构成方式直接影响了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越靠近不整合面的上部油层组,要获得相同的渗透率所需要的孔隙度越大,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越差.基于这种原理,在考虑陇东地区三叠系储层砂岩的孔隙度下限时(如在定义渗砂岩时或在进行与孔隙度下限有关的储量计算时),不同油层组应有不同的标准,假定以0.1×10-3 μm2 的渗透率作为标准,对陇东地区而言,长1-长2油层组的孔隙度下限可能应在11%左右,而长8油层组可能只要8%左右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927.
一类欠驱动机械系统基于滑模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体操机器人这种欠驱动机械系统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律,变结构控制中采用了一种改进的指数趋近律·仿真结果表明对线性化模型所设计的变结构控制器应用在非线性系统中,仍能使机器人系统实现稳定·与极点配置方法相比较,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的平衡控制器可使机器人系统具有更大的稳定范围(吸引域)和更强的鲁棒性·改进的指数趋近律可有效地降低变结构控制中所产生的抖动,并使系统迅速达到平衡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28.
论述了继迁、德明和元昊对河西的谋划和进占及占领后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等问题。通过对部分献的梳理,对目前史料研究中存有疑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简要论证。  相似文献   
929.
旋回地层学分析为高精度地层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但沉积速率不稳定严重制约了旋回地层学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段的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来规避沉积速率不稳定的影响。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中西78井沙四上段为例来阐述基于沉积特征分段的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的过程及其优势,通过对其沉积记录进行了基于沉积特征的分段和对各段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小波时频分析和频谱分析,识别出了较为显著的米兰科维奇沉积旋回,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方法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沉积地层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0.
针对永安-联盟庄地区构造复杂、地层可对比性差、勘探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戴南组二段的E2d25亚段为例,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测井数据的岩石物理分析,确定该区目的层段的敏感参数;然后,以该区宽方位采集的叠前地震数据为基础进行AVO模型正演,分析已知油、水和岩性及其不同组合条件下的AVO特征,并判断该区为第一类AVO特征;最后以2口井为约束进行AVO叠前反演,得到一系列的AVO属性,结合之前的研究结果,优选PG属性和敏感因子F属性对目的层段进行有利区域的预测。结果显示,E2d25层段有利区域主要集中在该区北东方及南西方,大多数有利区域靠近汉留断层一带,储层具有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该结果的提出希望为将来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