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3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29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2533篇
自然研究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川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发育条带状硅质岩.对重庆武隆县江口、石柱县打风坳2个发育硅质岩的茅口组削面进行野外剖面观察、室内薄片研究和主元素、稀土元素分析,A1-Fe-Mn三角图解显示武隆茅口组硅质岩受到热液和生物的双重影响,而石柱的茅口组硅质岩则主要受生物来源的影响,少量受热液影响.δCe值和Y/Ho值表明,武隆茅口组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而石柱茅口组硅质岩形成于广海平原;Fe2O3/TiO2-Al2O3/(Al2 O3+Fe2O3)和(La/Ce) N-Al2O3/(Al2O3+Fe2O3)图解也得到类似结果.结合上扬子地区中二叠世沉积环境演化,认为武隆茅口组硅质岩形成于台地环境,而石柱硅质岩形成于台间凹陷,并推测峨眉山玄武岩是该区热液硅质的主要来源.中二叠世晚期,峨眉山玄武岩尚未喷发之前,岩浆上涌形成穹窿,岩浆热液经过齐岳山等同生断裂运移至川东南地区海底与海水混合成为硅质的主要物源.  相似文献   
902.
参数优选是水文模型应用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蚁群算法结合了分布式计算和正反馈机制,是一种较容易理解和实现的元启发式算法,已在求解复杂组合问题中展示出优异的性能.本文将蚁群算法应用于黑河上游VIC模型的参数优选中,通过与SCE-UA算法对比,探究蚁群算法在VIC模型中的适用性.经过蚁群算法优选的VIC模型在率定期(2003—2006年)和验证期(2007—2008年)的Nash效率系数分别为0.62和0.65,结果优于SCE-UA算法模拟结果.通过对蚁群算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参数设定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当蚂蚁数目为60,信息素蒸发系数为0.2时,蚁群算法在黑河上游水文模拟中易获得较好的率定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蚁群算法是一种有效的VIC模型参数优选方法,适宜在其他水文模型参数优化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03.
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面积较大,分布广泛,普遍存在土地退化的现象,潜在的盐碱化问题严重,因此,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也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介绍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概况,针对土地盐碱化现状提出了多种改良盐碱地的治理措施,同时为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04.
焉耆盆地宝中背斜构造断层特征再认识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有对宝中背斜构造断层特征的认识已不能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的要求,利用钻井、测井、地层对比、地震等资料,对宝中区块断层特征进行再认识。研究表明:首次在本区利用多种地震信息技术(三维数据体、相干数据体、倾角切片以及时间切片等)进行综合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共解释出14条不同级别(Ⅰ、Ⅱ、Ⅲ级)的断裂,将原有F4、F13和F6、F7断层分别认定为同一条断层,新增识别Ⅲ断层5条,同时对不同级别的断层特征进行了描述。最终分析认为Ⅰ级断层对背斜形成、展布特征以及油气聚集具有控制作用,Ⅱ级断层对背斜形成有影响,同时控制着油气水分布,Ⅲ级断层使油水关系及油层分布特征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05.
宣南圈闭中探明了石炭系、Ch-F等大规模气藏,前景可观,但对于焦质烃的气源研究还存在争议。文章对宣南圈闭焦质烃进行碳同位素、饱合烃组分及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研究其成因和气源类型,从而最终确定其主力烃源岩。Ch-F储层焦质烃集中分布在27.54‰~29.4‰,最大相差为1.8‰,而石炭层焦质烃碳同位素集中于-26.6‰~-29.7‰之间;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模式相似,都呈单峰型分布,CH-F焦质烃正构烷烃主峰碳数在C20附近,而石炭系黄龙组焦质烃主峰碳数在C18附近,石炭系演化程度稍高。综合认为,石炭系与Ch-F焦质烃具有同源性,天然气主要为原油高温裂解生成,认为固体焦质烃及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志留系龙马溪组泥岩,并有少量的龙潭组干酪根裂解生气的混入。  相似文献   
906.
张燮为漳州明代著名学者,所著的<东西洋考>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张燮的生平和著作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漳州明代月港的兴盛.  相似文献   
907.
为研究半干旱半湿润流域复杂产流机制下不同模型结构对于径流模拟的影响,选取栾川流域为研究对象,在采用相同的DEM、土地覆盖以及土壤资料的前提下,利用基于超渗产流机制的CASC2D模型以及在其模型结构基础上改Green-Ampt方程为理查德方程计算下渗并增加地下水径流的GSSHA模型对1964—2000年间的8场洪水进行径流模拟。结果表明,GSSHA模型在栾川流域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除峰现时差外,GSSHA模型在洪峰、径流深模拟以及确定性系数方面均比CASC2D模型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08.
川北医学院校园植物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期对川北医学院高坪校园草本药用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查顺庆与高坪两校园分布的灌木和乔木植物,记录种类、分布情况,并进行分类、鉴定与分析,为撰写川北医学院校园植物名录和优化本科专业《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体系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成立调查小组,实地调查校园植物,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总结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调查记录到校园植物共计233种,隶属于89科187属,其中蕨类13种,裸子植物11种,被子植物209种。因此,校园植物分布以被子植物和草本为主,优势科分布明显。既有大量药用植物,还野生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种。结合调查结果,对校园绿化建设、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及校园植物服务于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9.
本文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利用SWIM 模型模拟了该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布哈河流域在未来3个时期(2016-2035年、2046-2065年和2081-2100年)径流深、实际蒸散量和深层渗漏量的变化及其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模型对布哈河流域径流的模拟结果较为理想,表明SWIM 模型在高寒地区有较强的适用性;2)随着降水的增加和气温的持续上升,流域的径流深和实际蒸散量在2100年前会持续增加,而深层渗漏量则先下降后上升;3)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有季节差异性,其对深层渗漏量的影响集中于7、8月,而对径流深和实际蒸散量的影响主要在6-8月期间;4)流域各水文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相似文献   
910.
针对多港池港口船舶调度优化问题,重点考虑大型船舶乘潮进出港口的影响,兼顾单向航道下进出港船舶间需保持安全航行距离、进出港时段交替条件及连续泊位靠泊限制等现实约束,以所有船舶总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基于船舶调度问题的特点,提出了启发式规则,将原问题分解为五个子问题进而获得初始解,并设计了改进和声搜索算法求解.在数值实验中,将该算法的求解结果同下界对比,平均相对偏差为2.19%,且求解耗时均少于1分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将方案的求解结果同两种现行调度规则对比,不同算例规模下平均目标值优化率分别为13.30%和27.35%,可显著提高港口船舶服务效率,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