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7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常规测井资料评价储层孔隙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计算储层孔隙结构参数是产能预测的关键。常规连续计算储层孔隙结构参数的方法主要是以核磁资料和毛管资料为基础的,但在没有核磁资料的情况下,这一方法受到限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根据常规测井资料以及毛管压力资料连续计算储层孔隙结构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能在缺少核磁资料的情况下达到连续计算储层孔隙结构参数的目的,弥补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孔隙结构参数的不足。对L油田高孔、高渗储层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新方法得到的渗透率、孔喉半径均值、毛管压力中值与岩心分析资料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92.
非常规油气、干热岩、超深井等领域的钻完井工程对岩石力学服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出了迫切需求,基于矿物及干酪根等岩石骨架组成成分具有固定的岩石物理及岩石力学特性,通过低成本、低风险、高实时性、高采样率的岩石成分录井技术开展岩石力学参数求取方法研究,以偶极子阵列声波计算岩石力学参数的模型作正演,确定通过矿物计算岩石力学参数的可行性,然后以组成矿物的元素成分直接构建岩石力学参数,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653个复杂岩性数据点,正演法计算的杨氏弹性模量、泊松比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6.3%、9.8%;直接法计算的杨氏弹性模量、泊松比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0.0%、6.8%。结果表明,通过元素直接构建的岩石力学参数具有更高的精度,在岩性相对简单的地区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3.
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表明,储层粒度特征值(d50)、非均质系数(d40=d90)是防砂设计的基础。常规获取粒度分布 范围的方法主要有激光粒度测试法(LDA)与筛析法(SA),两种方法均需要通过岩芯粒度测试来获取数据,而在制定 开发井的完井防砂措施时往往没有实际开采层位的岩芯,只能参照探井粒度数据进行设计,从而导致较大的误差。针 对该问题,从测井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储层粒度与多种测井曲线的响应关系的研究,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探井伽 马、密度测井项与实测粒度特征值三者样本库,训练出满足工程需要的学习网络,进而结合开发井测井资料,获得了整 个粒度纵向分布剖面,为防砂分层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支撑。目前,该方法在中国海上多个油田的分层防砂优化 设计中获得了成功应用,预测误差可控制在10% 以内。  相似文献   
94.
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地震反射杂乱,采用地震手段进行内幕构造解剖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成像测井解释的石炭系火山岩内幕构造解剖研究。以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三区石炭系油藏为例,采用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地层产状、单井成像测井构造解释及多井地层产状组合断层解释等,对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地层内幕构造进行解剖,识别出石炭系内部2条逆断层。部署检查井证实解释的合理性,验证了成像测井解剖复杂火山岩内幕构造方法的适用性,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复杂地层构造解剖及油藏优化部署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针对广西百色油田那读组地层复杂,在该地层钻进极易发生井壁失稳导致恶性坍塌的井下复杂情况,特别是 在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更易发生恶性坍塌甚至卡钻的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那读组水平井强封堵油基钻井液体系 研究。该钻井液体系以纳米级固液复合等封堵材料增强封堵性能,同时体系具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良好的润滑性 能等特性。该体系在坤8-6HF 井三开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效果表明该体系能有效地保持井眼稳定,优质的油基钻 井液性能满足了安全钻井施工的需要,很好地解决了百色地区那读组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恶性坍塌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6.
采用固定样地定位调查的方法,研究深圳湾福田3种红树植物桐花树A egiceras corniculatum、秋茄Kandelia candel、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伐后萌枝更新对伐迹地早期群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伐后4年时,3种红树植物平均萌生枝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桐花树(12.4)>白骨壤(5.4)>秋茄(4.4);桐花树的萌生率最大(72.73%),其次为秋茄(67.42%),白骨壤最小(20.77%)。滩涂潮位可能影响红树植物的萌生率,不同潮位滩涂上的红树植物萌生率为:内滩>中滩>外滩。红树植物萌生植株较人工种植植株的存活率高,且生长速度较快,表明萌枝更新对砍伐后早期红树林群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此外,红树植物种类自身的生理生态差异可能是影响萌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7.
由于FMI成像测井仪器在井下做复杂的非匀速运动,导致成像图像出现严重的畸变现象,需要通过加速校正来恢复采样数据对应的真实深度。针对传统Kalman滤波器模型-加速度校正方法对“遇卡区域”适应性较差的现象,首先对仪器在井下的运动状态进行分析,识别出仪器的遇卡区域,然后利用遇卡识别结果对传统的Kalman滤波器数学模型进行改进,首次考虑了仪器相邻遇卡现象的叠加情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粘滞滑动区域”的锯齿现象,而且较好地消除了“遇卡区域”的压缩拉伸现象,恢复了地层的原貌。该方法不仅适用于FMI成像测井,同样适用于其他成像测井系列,尤其有助于改善国产成像仪器图像的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的测井解释和地层评价的方法和模型主要是针对直井,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偏差。在随钻电磁波测井中,层厚和井斜的影响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傅里叶–汉克尔变换法得到斜井中的电磁波电阻率测井响应,模拟分析了不同井斜条件下层厚对电磁波测井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钻电磁波电阻率受围岩影响:曲线探测深度越大,围岩影响越严重。深相位电阻率在大斜度井低阻围岩情况下,层厚校正模板中校正电阻率值不再随层厚增加单调递减;当层厚较小时,视电阻率在大斜度井中的校正值小于直井中的校正值;随着层厚的增大,大斜度井中的校正值大于直井中的校正值。这些结论可以有效指导大斜度井环境下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资料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
N油田M油组岩性复杂,岩石类型众多,其储层普遍含碳酸钙组分和泥质,运用常规方法识别岩性结果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岩性识别方法。首先对岩性进行归类,研究不同岩石类型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对岩性变化反映敏感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等曲线,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岩性,识别主成分并制作识别图版。运用该图版对研究区进行岩性识别,识别符合率达到87.5%,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0.
文章提出的恢复子系统模型是根据差分日志记录的特点,将已提交事务的日志经并行日志管理器收集后并行写入到多个磁盘,通过“协调者”全局检验点和站点局部检验点的协调操作,具有更高的并发度和更高的系统吞吐量,并且能快速地支持系统失败恢复.经过验证试验表明该子系统有效地减少了日志信息量,缩短了系统的恢复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