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3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782篇
系统科学   966篇
丛书文集   422篇
教育与普及   2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22篇
综合类   18559篇
自然研究   1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1054篇
  2010年   886篇
  2009年   1009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1348篇
  2006年   1226篇
  2005年   1100篇
  2004年   985篇
  2003年   1018篇
  2002年   792篇
  2001年   786篇
  2000年   640篇
  1999年   536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437篇
  1996年   334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08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研究给水处理系统的高效经济运行技术 ,是保证水厂高效、安全、经济供水的重要措施 .生产运行实践证明 ,采用高效经济方式运行的确可以节约可变费用 .尤其是在冬季低温低浊水的净化中 ,可变费用的节约程度最高可达 2 0 %以上  相似文献   
12.
龙矿集团洼里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针对主要含水层的不同赋存条件,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技术效果,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对同类型煤矿防治水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AWM720P1新型气体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针对呼吸机的工作特点,分析了IPPV的流速模型、流速的测量方法、传感器的校正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NIPA类共聚温敏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与丙烯酸钠(SA)及甲基丙烯酸钠(SMA)共聚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水凝胶,研究了共聚组成与水凝胶基本性质的关系,并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法(TG)研究了此类水凝胶中水的状态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5.
海拉尔盆地地层水特征与粘土矿物转化和赋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盆地地质条件及其复杂,开发难度大,本文将油藏地球化学中地层水研究与粘土矿物成岩转化研究相结合,指出了地层水特征与空隙中粘土矿物及其他矿物成岩转化和赋存的某种相关性,对储集层地质学研究很有助益,对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提供了该方面重要的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16.
饮用水中NO-3-N的含量对人体有重要影响,因此测定地下水中NO-3-N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UA-1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通过标准曲线法,在204nm波长处测定地下水中硝酸盐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详细地讲解Excellink宏的建立、使用方法及宏函数用法 ,连接MicrosoftExcel和MATLAB的步骤及在Excel中应用MATLAB的方法 ,极大地增强了Excel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图形输出的能力 ,并用两个实例验证了这个Excellink宏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所显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中水回用前景及其实际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中水及中水回用的概念,分析了目前中水回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水质方面分析了西南某铝厂污水零排放的可行性。为了实现污水零排放,对该铝厂东片区、氧化铝厂、热电厂三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进。从现场试验监测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处理系统处理的水质满足再生水水质指标要求,该铝厂污水零排放的实现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n rock type, the mode of occurrence, diagnostic minerals and creatures, the sedimentary geochemistry and organic facies of Chinese marine source rocks from wells and outcrops, an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developmental modes of foreign marine source rock, 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objectively make clear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ydrocarbon source rock with high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by either single mode of preservation or high organic matter productivity.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oproterozoic-Lower Paleozoic marine source rock is generalized into four modes, namely, thermal water activity-upwelling flow-anoxic; carbonate gentle slope-upwelling flow; xerothermic climate-brine euxinic milieu; and humid climate-retained euxinic milieu; as the Lower Cambrian undercompensation basi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South China and southwest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arbonate gentle lime mud bound organic facies (the Upper Ordovician in Tazhong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Lower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the Middle Cambrian evaporation laggon organic facies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enclosed undercompensation terrigenous bay organic facies (the Middle-Upper Ordovician in the west of the Tarim Basin, the Lower Silurian Long- maxi Formation i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Chinese marine sedimentations with lower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are generalized into two modes of consumption-dilution mode of open epicontinental sea and depletion-dilution mode of supercompensation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